專家促武肺抗病毒藥物使用放寬 疾管署允專家會議討論
專家建議放寬抗病毒藥物的使用範圍,避免染疫者從輕症變重症,疾管署長莊人祥回應,會到專家會議進行討論。(資料照)
〔記者林良昇/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逐步降溫,國內防疫限制將陸續解除,立法院今舉行公聽會討論疫情的回顧與展望,與會專家建議放寬抗病毒藥物的使用範圍,避免染疫者從輕症變重症,疾管署長莊人祥回應,會到專家會議進行討論。
立法院厚生會今邀集立委、學者專家及衛福部相關單位,舉行「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由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簡報全球疫情變化。
他指出,台灣的中重症及死亡趨勢確實在下降,有上升也幅度不高﹔在中重症直接死亡、共病伴隨死亡、醫療照顧量能不足間接死亡上,要如何減到跟疫情發生前一樣,會是未來的重點。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後疫情時代重要三步驟就是打疫苗、有症狀篩檢、篩檢陽性高風險就接受口防抗病毒藥物。其中抗病毒藥物使用,台灣跟國外有別,例如國外的使用年齡較低、高血壓、肥胖、沒接種疫苗等,也被視為有較高重症風險。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認為,高血壓對中重症的影響程度甚至超過65歲,建議考慮將高血壓納入中重症風險因子。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則建議,將BMI指數達27以上一同納入。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提到,抗病毒藥物的發放,依照目前的政策會發生荒謬情事,例如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和倍拉維(Paxlovid)的發放方式就不一樣,可能損害病患權益。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在抗病毒藥物使用上,高風險對象忽略在醫療院所感染的患者,這些患者可能在醫院把病毒再散播出去,若可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毒量,就可阻擋院內感染。
有關抗病毒藥物使用放寬,莊人祥回應表示,在年齡部分,美國的確是用於50歲以上,主要是跟18歲至29歲相比,50歲重症風險顯著上升,但65歲以上重症和死亡率還是最高,加上抗病毒藥物非常昂貴,國內專家會議就以65歲以上為主,未來是否放寬到60至64歲,會以未來使用量做評估,包含高血壓、肥胖以及醫院群聚是否納入,都會到專家會議進行討論。
對於未接種疫苗者是否納入使用抗病毒藥物?莊人祥說,專家會議曾討論過,認為此舉可能會鼓勵民眾不接種疫苗,這也是當時並未納入的原因。
至於莫納皮拉韋藥物放置地點與倍拉維不同,莊人祥指出,主因是莫納皮拉韋效果不如倍拉維,倍拉維是列為第一線使用,莫納皮拉韋是列為第二線,而且比較希望用在洗腎病人身上,才會有限制。
對於抗病毒藥物的公費自費問題,莊人祥表示,現在倍拉維在申請藥證,有藥證後,醫療院所就可以自由進藥給病人自費使用,只是這要會比較高貴一點,由民眾自己決定。
莊人祥說,抗病毒藥物使用今年還是公費,以輕症高風險為主,未來能自費時,只要民眾有錢、覺得自己有風險,也沒達到公費標準,就可以像現在克流感的方式使用。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