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蕭壠考古找到青銅鈴鐺 西拉雅族對外貿易證據出土
南市在西拉雅族「蕭壠舊社」進行考古挖掘,找到一顆較完整的青銅鈴鐺,成為早年西拉雅族祖先與外來者進行貿易交換的實際證據。(南市文資處提供)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執行西拉雅考古計畫,首次在西拉雅族「蕭壠舊社」(佳里區)進行考古挖掘,找到1顆青銅鈴鐺,成為昔日西拉雅族祖先與外來者進行貿易交換的實際證據。
此外,考古也發現使用西拉雅族祖先流傳的燒陶技術所燒製的夾砂軟陶器。雖然看似平凡無奇,但仔細一看竟有隱藏的小巧思,陶片上帶有「貝殼壓印」形成的貝印紋飾。
南市文資處處長林喬彬說,400年前多方族群已在台南深耕,台南之所以成為今日的台南,正是多元文化衝突、共生共融的見證。南市府為溯源台南歷史發展的軌跡,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執行西拉雅考古計畫,擇定過去未曾進行考古發掘且具豐富口述傳說的西拉雅族「蕭壠舊社」作為考古挖掘執行場域。
台南曾對新港社遺址進行西拉雅族文資考古,這是南市首次對蕭壠社的生活場域進行考古,地點選在今佳里國中西南側的農地約48平方米,在發掘工作進行前,也請來協同主持人、西拉雅族東山吉貝耍文史工作者段洪坤老師進行儀式,向祖靈告知發掘計畫,祈求順利平安。
目前蕭壠社首次考古發掘作業已完成,接續將進行整理工作及報告書撰寫,出土遺物較具代表性的有一顆較完整的青銅鈴鐺和一些殘件、帶貝殼壓印紋的陶片、鹿角、數顆玻璃珠與魚骨珠。
考古團隊表示,青銅鈴一般用來作為西拉雅族裝飾物及服裝配件,過往也曾在南科的考古發掘中出土。青銅鈴鐺的出土,不只有助於西拉雅傳統服飾的研究,更因為台灣本地不出產青銅,成為過往西拉雅族祖先與外來者進行貿易交換的實際證據。
這次蕭壠社的考古發掘,特別還邀請西拉雅族青年和號召民眾參與挖掘,林喬彬說,這次考古調查西拉雅蕭壠社生活歷史,有必要可再計畫第二次考古。
南市首次在西拉雅族「蕭壠舊社」(佳里區)進行考古挖掘,目前挖掘作業已完成。(南市文資處提供)
南市首次在西拉雅族「蕭壠舊社」(佳里區)進行考古挖掘,邀民眾參與體驗。(南市文資處提供)
西拉雅陶片上帶有「貝殼壓印」形成的貝印紋飾。(南市文資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