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離世 動物園籌備「告別式」:已有初步討論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右二)在臨時記者會中證實大貓熊「團團」離世的消息。(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今天下午1點48分心跳停止離世,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團團」照CT(電腦斷層)發現狀況非常不好,當時本來就深度麻醉,就不要花額外功夫讓牠醒過來,看到動物非常辛苦啟動人道處理,或者稱作台灣比較熟悉的安樂死;至於網友希望能辦告別式,紀念「團團」,曹先紹說,目前已有初步討論。
動物園下午3點召開臨時記者會,媒體問起「團團」人道處理是否有跟中國專家聯繫?動物園組長王怡敏說,「團團」11月17日團團發作4次癲癇、18日發生3次癲癇,這部分都有即時跟中國回饋,近期這兩次的狀況有跟中國保持聯繫,中國專家也很清楚目前措施,交流都是暢通。
曹先紹說,兩岸都會留互動空間,彼此互相尊重,11月中國2位專家也有來台,親眼目睹「團團」健康狀況後,基本上都是支持動物園做法,中國在照顧貓熊有比較多經驗,但沒辦法能預料到「團團」的癲癇發作時間,知道腦部病變可快可慢,可能壓迫到不同地方。
至於人道處理的決定之前是否有中國溝通?曹先紹說,在決定時間上有壓力,也許中國有各種不同的層級要討論,但要符合「團團」動物福祉,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
網友得知「團團」離世紛紛表示哀悼,也希望替團團辦告別式,希望能「開放民眾上香獻花」,對此曹先紹表示,這部分已經有初步討論,對台灣民眾甚至年輕一輩的人,成長過程或許辛苦,但因為「團團」、「圓圓」來到,至少生活有些慰藉,希望大家給點時間,讓園方整理「團團」從小到大的各種資訊,同時讓關心「團團」粉絲能發表想法。
媒體問動物園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是否就是安樂死?曹先紹解釋,在動物園界討論照顧動物過程中,以有沒有能力提供足夠的動物福祉,如果完全沒有的時候,只看到動物非常辛苦,就會啟動人道處理,或是台灣比較熟悉的安樂死。
曹先紹說,「團團」情況比較複雜,非常短的時間裡面癲癇頻繁發作,為了讓牠舒服一點,勢必要用抗癲癇藥,休息也很重要,所以適度的鎮定劑也要下,再進一步可能需要打點滴,在人身上容易做到的事,在野生動物身上除非有下麻醉藥,不然不容易做到。
曹先紹說,所以在CT影像研判「團團」狀況變更糟,因為要照CT,本來就需要深度麻醉,當時就決定,如果照出來的狀況是非常不好的,就不要再額外花功夫醒過來,是這樣的決策。
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補充,之前「團團」都是用MRI(核磁造影)檢查處理,但要再做MRI對「團團」來說是舟車勞頓,雖然CT影像沒辦法像MRI清楚,還是明顯看到病灶擴大,因此決定做這樣處理。
台北市立動物園貓熊館參觀民眾絡繹不絕。(記者叢昌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