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河邊青夢 整台蚵車拖到現場講漁村阿嬤故事
漁村阿嬤的生財工具,老一輩的生活智慧,利用簡易機具在蚵殼打洞,蚵殼串起來再放養。(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南市文化局今(5)日在安平河岸咖啡廣場(原海關博物館)舉辦「河邊聚聚」社區營造成果展,有一整台蚵車拖到現場,讓民眾知道漁村阿嬤剝蚵的日常生活,還有「快閃洗頭車」另類古早坐式洗頭鮮體驗。
這場成果展,有近30個社造點參與,展現多元的社造面向,呼應台南文化長年來新與舊、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
其中迴聲社造,長期蹲點北門三寮灣、蘆竹溝與阿嬤們博感情,紀錄著阿嬤的生命故事與當地產業種蔥與養蚵息息相關,形成特殊的生活經驗,因為在地產業連結而形成有趣互動關係。即使尖尖細細的剝蚵工具,有時會傷到手,但它的用途獨一無二、無法取代,依然是阿嬤賺食養家的生財工具。
現場還有「左岸快閃洗頭車」,由「城市洗頭車」主理人曾敬淳策畫,讓民眾體驗古早坐式洗頭,讓你幫心愛的人洗頭髮,留下難忘的照顧彼此的戶外回憶。
展示的30個大台南社區品牌攤位,包括東山蜂農王惠珊帶來自家蜂蜜、花粉、龍眼乾;將軍地利小食帶來蘆筍飲品與在地農特產;「謝謝不廢」永續生活實驗室帶來海廢飾品,竹吸管、竹牙刷等環保生活用品,推廣環保生活理念。有來自將軍區地利小食的漸層蘆筍調飲,也有草香源葉帶來手作苔球植物,更有學甲巧婦編織工作室陳怡君帶來月光下的藝術彩繪小夜燈。
此外,社造小論壇搬到戶外,由社區夥伴分享如何從認識自己到社區,用自己的專業、經驗翻轉社區故事,從孤身一人困境中,無法想像其中艱辛與痛點,到現在有一群人共同投入社區事務,希望讓更多人看見社區耕耘的辛苦結晶,號召更多有志青年返鄉做社造。
「左岸快閃洗頭車」,古早坐式洗頭的鮮體驗。(南市文化局提供)
南市文化局今日在安平河岸咖啡廣場舉辦「河邊聚聚」社區營造成果展,夥伴們分享交流經驗。(南市文化局提供)
今天「河邊聚聚」社區營造成果展,整台蚵車拖到現場講漁村阿嬤生活故事。(記者洪瑞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