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環團憂光電毀黑面琵鷺故鄉 籲七股光電應總量管制

魚塭是台南七股的地景特色,每年更吸引上千隻黑面琵鷺到七股渡冬,成為國際生態焦點。(中華鳥會提供)

魚塭是台南七股的地景特色,每年更吸引上千隻黑面琵鷺到七股渡冬,成為國際生態焦點。(中華鳥會提供)

2022/11/03 12:1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魚塭是台南七股的地景特色,每年更吸引上千隻黑面琵鷺到七股渡冬,成為國際生態焦點。但環團擔憂隨著政府大力推進光電綠能政策,未來七股黑面琵鷺故鄉的美名,恐被大片太陽能板覆蓋,呼籲政府要進行光電總量管制、仔細盤點光電區位規劃。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表示,黑面琵鷺之所以被全台灣人熟知,正是因為七股30年前走過的環境保護運動,30年前全世界的黑面琵鷺300隻不到,但現在已經有6000多隻,而台南這幾年就有超過2千多隻,等於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黑琵都在台南七股等地渡冬。

「但現在的黑面琵鷺卻可能因為七股的光電問題受到影響。」呂翊維提到,魚塭是黑面琵鷺的重要覓食來源,七股因為有非常特殊的生態養殖環境,造就漁民跟黑面琵鷺鳥類生態共存的模式。如果未來七股因為光電開發使魚塭面積愈來愈少,勢必會影響到這些重要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呼籲政府要在光電上要有總量限制、仔細盤點區位規劃,不能因為綠電政策,而讓七股黑面琵鷺故鄉的美名蒙上陰影。

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發言人沈軒宇也補充,七股特殊的生態養殖環境,造就漁民跟黑面琵鷺鳥類生態共存的模式,但目前七股已經有1千1百多公頃土地完成光電備案,占全區土地一成,隨著申請案愈來愈多,估計未來會突破兩成,政府的光電目標不能只靠七股來達成。

沈軒宇也說,現在七股光電的爭議問題已經是國際矚目的焦點,包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景建築及環境規劃學系的教授Randolph Hester及Marcia McNally,及國際黑琵保育團體SAVE International也加入聲援活動,呼籲搶救黑面琵鷺生態問題,「希望行政院立即設置總電管制,保護黑面琵鷺棲地及七股特色的生態養殖產業,避免光電重創生態變成國際醜聞。」

今天台南七股百位民眾北上陳情,訴求光電開發應總量管制。 (記者陳嘉怡攝)

今天台南七股百位民眾北上陳情,訴求光電開發應總量管制。 (記者陳嘉怡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