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與地主漁電共生意見衝突 陳吉仲:漁業署開單一窗口處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外傳有光電業者看中高雄美濃等特定農業區的農地要做室內養殖池的漁電共生,引起地方農民擔憂優良農地變室內養殖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6)表示,依規定,2017年6月28日後,就不會再增加於特定農區農牧用地的養殖池,也就是在這時間點後,不會有合法養殖池,也不會再有漁電共生,也強調漁電共生的前提還是以農為本。他也說,對於養殖漁民和地主意見不一,漁業署會開單一窗口來解決爭議。
國家再生能源政策目標2025年設置目標為20GW,農業部門則要負責屋頂型太陽能光電設施總3.4GW、地面型太陽能設施5.6GW為目標,其中漁電共生目標為地面型3.5GW、屋頂型0.9GW,今立院經濟委員會邀請農委會、經濟部、環保署3部會聯席報告漁電共生能源政策問題。
陳吉仲於報告時,表示2020年7月時修訂農業太陽光電的法規,包含禁止特定農業區與養殖漁業生產區的農地變更作為太陽光電的發電設備,另外對於2公頃以下的農地變更部分,從2020年7月後除了政院列管有案的太陽光電專案推動區域外,統統都不同意變更使用,2公頃以上的農地若要做太陽光電使用,也都要由中央出具同意變更使用文件。
陳吉仲進一步指出,位於特農區的合法養殖魚塭必須在2017年6月28日前設置,也就是說在那之後並沒有合法的養殖魚塭,當然也不會有漁電共生,他也說,對漁電共生的部分,農委會當然要確保漁民的權益,對於養殖漁民和地主意見不一,漁業署會開單一窗口來解決爭議,農委會將朝三贏方式來做,並且不會讓漁電共生影響糧食自主,也要確保在漁電共生下,增加漁業生產、綠電,並增加漁民的收入,至於養殖的物種等農委會也很重視,都會積極處理,也會有事後的查核機制,以避免未按規地辦理的養殖場。
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表示,漁電共生分為室內型跟室外型,對於相關設置都有導入不同強度的檢核機制,並表示在前端籌設的時候,會審查相關文件,並且這些文件都要包含養殖戶跟地主的同意文件,經濟部2021年5月後也公布漁電三方的公版規範,以確保養殖戶跟地主的權益,若有違反法令或虛假不實的情況,就會撤銷登記。
王美花表示,也已經建立太陽能光電板回收機制,像是要求業者繳納每千瓦1千元費用,環保署也建立後端回收拆卸處理的機制,至於室內養殖池的填土的部分,他也說若要填土,都要用適合農耕的物質來回填,若違反也會有處罰機制;陳吉仲表示會杜絕農業廢棄物來做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