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舊魚市場外牆遷動蓋旅館引爭議 文化界諷「打臉」市府
86歲的台南舊魚市場,基地招商活化,未來完整保留或部份保留又出現變數。(記者洪瑞琴攝)
首次上稿 06:57
更新時間 10:45(新增:觀旅局說法)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舊魚市場BOT招商案傳將遷動牆面建旅館,且按照指定建築線竟然是在遺址範圍內,等於是市府承諾的 「原址保留」,面臨拆除危機,已讓文化界「炸鍋」議論紛紛。
南市觀光旅遊局表示,審查委員都有提出討論,還沒有到最後結果無法對外公布,招標文件有要求重視保留歷史文化,讓業者去發揮,台南舊漁市場與高雄鼓山市場條件不一樣,只剩幾片牆沒辦法支撐結構,強度不夠,且隱藏治安死角,歷史能被記憶尋找,可以有很多作法,不是只有原地保留,前題要能確保公共安全,未來還有很多討論,待有明確結果將會對外說明。
南市觀旅局強調,招標公告的申請須知,有提出相關限制,現存外牆可參考公私協力工作坊提案構想 ,結合原有文化記憶為規劃原則,如需進行遷移或變更時,應於投資計畫書中提出,後續並應提出相關計畫經執行機關同意後辦理,因為卡在都市計劃法有建築線規定,未來仍須面臨遷動問題,原地移動仍是原址保留,要求業者設計案必須與文史界對話取得共識,魚市場好不容易招商出去,盼望引進民間活力與創意設計,為魚市場帶來浴火重生新生命力,外界質疑「拆掉」有所誤解了。
位於中正路尾的86歲台南舊魚市場(1936年落成)見證運河史,「曾經幾代人餐桌上的魚」從這裡運出去。2016年因中國城暨運河星鑽跨區段徵收案,一度面臨拆除危機,後來拆下屋頂,市府提出部份保留及異地保留,均遭各界反彈聲浪,經公民搶救行動,時任市長的副總統賴清德、代理市長李孟諺(現行政院秘書長)從善如流,市府於2018年10月30日宣布,因為沒有私有地主選配該魚市場街廓,因此確定將魚市場原址保留。
2018年黃偉哲競選市長政見,也提出「運河珍珠」計畫,強調未來魚市場活化,會朝向保存歷史文化方向規畫且與海洋意象有關。
發起搶救行動的文史旅遊達人呂偉正表示,當初搶救行動,就是為了保留見證台南漁市場與運河發展的歷史脈絡,因此在不列級文化資產,也未造冊的狀況下,大家都樂見活化轉型,並透過市民參與的工作坊發揮創意達成這樣的共識,對於增添新建物量體、加以活化保存,只要能夠保存遺址再利用,讓商業利用價值與歷史文化兼具,國外案例如西班牙馬德里舊菜市場保存活化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如今從招標案看來,並無保存的限制,從建築線指定來看甚或是會拆除正立面,如果是這樣的結局,恐會讓市府失信於民,公部門應對外說明,以免原本美事一椿,到頭來變成保存歷史的「謊言」。
呂偉正表示,保存與開發並不衝突,是開發強度與態度的問題,以文化作為城市定位的台南,面對文化歷史的態度自然要比其他城市標準更高,這不應該只是文化局的事,而是全體市民的共識。
曾參與搶救行動的南市新芽協會理事長嚴婉玲表示,守護下來已經過5年了,市府除了做藝術裝置之外,至今沒有看到明顯維護,相較於高雄鼓山市場才花2年時間已於日前開幕使用,反觀台南舊漁市場,搭配河樂廣場(原中國城商場),更能保留歷史脈絡與產業見證,如果拆掉的話,5年前大家的努力都白費了,況且周邊沒有重大公共工程興建阻礙,又有「廣8」綠地,一定有方法讓本身充滿故事的舊漁市場,好好保留下來。
為了廣納意見,南市觀旅局曾於2019年8、9月大費周章辦3場舊魚市場活化再利用公私協力工作坊,共同討論原址保留方向與願景。如今恐將「變卦」,讓文化界大歎「虛晃一招」!
台南舊魚市場已有86年歷史。(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舊魚市場裝置藝術「大海的寶藏」,漁獲豐饒意象。(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舊魚市場旁的河樂廣場,是台南市區最大親水廣場。(記者洪瑞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