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長肖像三節米走入歷史? 縣府:研議改發物資券
花蓮縣今年中秋節發放的「幸福花蓮三節白米」,不是直接印縣長玉照,改用藝術圖案,不過2包重達6公斤的白米還讓民眾自己騎機車去領,也有民眾反映不便民。(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縣從2009年傅崐萁當選花蓮縣長後,已連續13年發放「三節生活物資」白米,不過多年來幾次被批評「不是送花蓮米」。縣府社會處今天在花蓮縣議會工作報告上提到「明年可能不發米了」,為求便民,初步研議明年起改以發放「物資券」替代。
花蓮縣議員徐雪玉今在議會說,縣府發三節物資白米希望能夠採更加便民的措施,若戶籍地、居住地不一樣,希望讓民眾以居住地為主,因日前有民眾陳情,長輩戶籍在壽豐鄉水璉村,但實際住在壽豐村,為了領取只好長途騎機車,會有安全顧慮。
對此花蓮縣社會處長陳加富說,幸福三節物資發放已實施13年,每戶每次是發放2包的3公斤裝白米,針對議員建議,目前也在研究明年起有可能改發「物資券」,主要是為了便民起見,領取民眾不必再提著重重的米回家,也不用跑到發放地點,發放方式也會改善;另一考量是三節米長期無法使用在地的花蓮米,原因是標案無法克服採購法規定。
花蓮雖是盛產稻米的大縣,但每年的幸福花蓮三節米都是發西部米。陳加富說,花蓮每年採購三節白米的總預算是1400多萬元,雖議員也曾建議「改發花蓮生產的米」,但受限於採購法規定,白米非產地獨一無二的特殊品項,各縣市都有出產,所以不能指定產地。
社會處指出,目前考慮改發物資券,由於一包米100多元、每戶年發6包,縣府也考慮把省下的行政作業費用加進去,提高物資券價值,讓民眾以領取物資券方式就近採購,也有更多元選擇,不會只有米可以拿。
自傅崐萁當選花蓮縣長,從2010年開始每年的農曆春節、端午、中秋前夕,縣府都在各鄉鎮針對縣內1萬多戶低收入戶,舉辦集中式、定點領取的「幸福花蓮三節生活物資」發放,由縣長親自逐一發放給排隊民眾,民眾如不克到場,也可一週內到鄉鎮公所領米。包裝上面除了印上縣長照片,底下也會印上「花蓮縣長傅崐萁/徐榛蔚關心您」字樣,曾送過沙拉油、白米等,13年來只有2018年蔡碧仲代理花蓮縣長時,白米改以專人送到府,前兩年疫情期間也都照常辦理定點發米。
花蓮縣政府每年在三節前夕在各鄉鎮舉辦定點發米的場景,明年可能走入歷史。圖為今年吉安鄉發放場地在吉安國小,工作人員將白米一包包排在桌上,由縣長徐榛蔚親自一一發給低收入戶。(縣府提供)
花蓮縣政府連續13年發「幸福花蓮三節物資」白米,今年中秋節白米在九月初由縣長徐榛蔚「各鄉鎮跑透透」發米,明年這畫面可能絕響,目前也研議改為發放物資券。(縣府提供)
花蓮縣「幸福花蓮生活物資」米,年花1400多萬預算採購,不過因採購法限制白米非特殊品項,不能限制產地,因此連續好幾年都由西部米商得標,使用的白米自然不是花蓮米,圖為傅崐萁縣長年代的包裝,上面印有傅、徐夫妻照片。(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