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諾貝爾化學獎女得主 2007年曾獲邀中研院陳長謙院士講座

貝爾托西(前排右3)曾於2007年獲邀中研院陳長謙院士講座,並親自前來接受獎項。(翻攝自中研院化學所)

貝爾托西(前排右3)曾於2007年獲邀中研院陳長謙院士講座,並親自前來接受獎項。(翻攝自中研院化學所)

2022/10/05 18:5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Chemistry)今天(5日)揭曉得主,由來自美國的化學家貝爾托西(Carolyn R. Bertozzi)、夏普萊斯(Barry Sharpless)及丹麥化學家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獲獎,其中女性得主貝爾托西曾受邀2007年中研院化學所的陳長謙院士講座,並於當年的12月30日來台演講。

這次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獎項的三位得主因在點擊化學的貢獻獲獎,中研院化學所研究員陳榮傑表示,這3位得主的研究領域是可將化學分子連結到細胞,並且不同於一般化學反應都要在有機溶液中進行,3位得主則是讓此反應可在水中進行,並快速取得相關反映,也因此可廣泛運用於醫藥等生物系統中。

陳榮傑表示,貝爾托西曾於2007年獲邀參與中研院陳長謙院士講座,並親自前來接受獎項;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表示,貝爾托西近期有項重要發現是不同於過去醣分子都是和脂肪和蛋白質連結,貝爾托西則首度成功將醣分子和核酸連結。

曾貝爾托西於該年院士講座留影可知,當年李遠哲前院長、時任中研院院長的翁啟惠都親自接待,據了解,翁啟惠和貝爾托西、夏普萊斯都私交甚篤,夏普萊斯因為和翁啟惠的交情,曾多次到訪中研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