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 向頂真的職人精神致敬
金門縣副縣長李增財(右五)率金門、嘉義兩地匠師,以象徵木作卡榫的拼圖方式作為特展揭幕的儀式。(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匠心具足-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今天在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金門歷史民俗物館開幕,展期至明年2月26日,展出包括金門人間國寶的大木作匠師翁水千等多位匠師作品,嘉義縣鹿港木雕人間國寶施鎮洋也帶著作品,專程跨海到金門共襄盛舉。
金門文管所表示,展覽的內容分為「匠心」、「匠藝」、「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對話」及「金門與鹿港的文化對話」五個展區,除了入口打造穿鬪式和疊斗式的大型木作棟架,如實呈現傳統閩南建築的精髓,也展示金門、鹿港兩地技藝精湛的匠師作品。
副縣長李增財和與會來賓以象徵木作卡榫的拼圖方式作為特展揭幕的儀式,他說,鹿港與金門在歷史上有許多共同的淵源,以前到台灣本島唸書時,就有很多人說他是鹿港人,講的是「海口音」;後來到鹿港走一趟,「還真的很像」;他說,其實鹿港和金門講的一樣是比較相近的閩南語。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郭怡汝說,閩南文化是金門及鹿港兩地都有的特色,尤其體現在閩式傳統建築;木作匠師是成就珍貴的閩南建築很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很榮幸請到鹿港人間國寶匠師施鎮洋及其作品,與金門匠師作品相互輝映,呈現傳統木作工藝保存者精湛的技藝。
榮獲文化部登錄為「人間國寶」的匠師施鎮洋,提到五十年前曾在金門當過兵,如今重返金門。他說,金門與鹿港得天獨厚的文化傳承和發展了傳統木作工藝,盼藉由展覽,與金門鄉親分享自身所學和經驗。
策展人江柏煒說,希望從廣義的閔南文化去了解鹿港與金門相似的「泉州系統」,在閩南移民的歷史過程中產生了區域的連結,藉由這些連結探討物質文明的共同性,透過人間國寶、匠師、專家學者的知識結合,盼能讓金門人知道,金門非孤立的島嶼,而是與其他區域具有連結的區域。
江柏煒說,策展的目的除了向金門、鹿港重要的匠師致敬,也期盼多多提倡這些「頂真(閩語「認真」之意)」的職人精神,引領社會往這個方向前進。
開幕式上,除了金沙國小悠揚的古箏表演,京劇名伶魏海敏也意外現身,一段現場清唱的《四郎探母》餘音繞梁,技驚四座,也為活動帶來一波高潮。
「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開幕式,金沙國小悠揚的古箏表演。(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開幕式上,京劇名伶魏海敏也意外現身,現場清唱一段《四郎探母》。(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開幕式上,導覽員向鹿港人間國寶匠師施鎮洋(左一)、金門縣副縣長李增財(左二)等人,說明會場中展覽的特色。(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中的小木作工具。(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中的作品之一收納盒。(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與鹿港木作匠藝的對話」特展現場也提供一些榫頭供進場參觀者體驗。(記者吳正庭攝)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郭怡汝說,閩南文化是金門及鹿港兩地都有的特色,尤其體現在閩式傳統建築。(記者吳正庭攝)
策展人江柏煒說,策展目的之一,就是要向金門、鹿港這些重要匠師的職人精神致敬。(記者吳正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