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鯉魚潭生態豐富 民俗植物環教課上線
花蓮鯉魚潭動植物生態豐富,在地常見的筆筒樹和桫欏,是恐龍時期的孓遺植物,也是阿美族傳統美食、太魯閣族早期蓋房子的柱材。(圖由縱管處提供)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鯉魚潭動植物生態豐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利用當地螢火蟲、蛙類、蛇類及蕨類等生物多樣性,開發系列環教課程,「戀戀民俗植物」已通過環保署審查,環教中心將帶領民眾認識環潭步道沿途原民植物,並體驗手作樹皮貓頭鷹等創作。
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再推原住民族文化環境教育課程,適合國小3年級以上學生、民眾參與,可學習原住民族祖先的樸實生活自然智慧,包括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的在地原生物種。
縱管處長郭振陵說,鯉魚潭是花蓮民眾踏青休閒勝地,同時也是外地遊客必訪旅遊景點,雨後山嵐懸於鯉魚山間,多變宛如白龍,優美景色讓人心曠神怡,特殊氣候同時也造就鯉魚潭獨特動植物族群,包括鳥類、蛙類、蛇類及蕨類等生態多樣性。
他說,環教中心近年增進民眾環潭樂趣和環境素養,開發原住民文化類別環境教育課程,供遊客認識環潭步道民俗植物,了解原住民祖先應用自然資源的智慧,例如在地常見的筆筒樹和桫欏,是恐龍時期的孓遺植物,也是阿美族傳統美食、太魯閣族早期蓋房子的柱材。
郭振陵說,希望民眾透過環教課程,認識自然資源多樣性與原住民文化,並深入在地環境議題,進而愛護自然,目前受理預約「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民俗植物應用」和「戀戀民俗植物」,除可獲得民俗植物知識,還可手作樹皮貓頭鷹體驗。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利用鯉魚潭當地螢火蟲、蛙類、蛇類及蕨類等生物多樣性,開發系列環教課程。(圖由縱管處提供)
遊客參加縱管處環教課程,體驗手作樹皮貓頭鷹等創作。(圖由縱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