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牛奶是白色毒藥?查核中心:錯誤!

近日,社群平台開始流傳一支新聞影片,標題為「牛奶殘酷真相~白色毒藥?弊大於利?可靠的鈣質來源?」(圖擷取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本報合成。)

近日,社群平台開始流傳一支新聞影片,標題為「牛奶殘酷真相~白色毒藥?弊大於利?可靠的鈣質來源?」(圖擷取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本報合成。)

2022/08/02 19:2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社群平台開始流傳一支新聞影片,標題為「牛奶殘酷真相~白色毒藥?弊大於利?可靠的鈣質來源?」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證指出,此為「錯誤」訊息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該新聞影片為2016年的新聞報導,內容引述綠色帝國公民基金會的說法,並提到「一公升的牛奶裡,含有2千萬活躍細菌,7.5億個膿細胞(PUSS CELL)」、「乳牛是被施打了牛的生長激素,延續泌乳期才能持續產乳」、「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牛奶研究」。

一、網傳新聞影片,其引述的消息來源「綠色帝國基金會」為何?

影片中引述的「綠色帝國基金會」,查核中心用中、英關鍵字搜尋,目前並無找到相同名稱的組織的網站,但在推特查找到一個名為「Green Empire @EmpiregreenInfo」的帳號,而其最新貼文停在2016年。而該推特自介欄位中也附上其網站「Green Empire TV」的連結,但目前點入已查無網頁。

查核中心進一步以網頁備份工具檢索,在2016年6月2日的網頁紀錄中,可以看到一篇名為「牛奶對你有壞處嗎?」的文章,與網傳新聞影片所提內容相符。根據網頁介紹,該網站實際為推廣關於環保、健康內容的個人網站,並非是真正的基金會。且目前該網站已經失效,也查無該組織的其他資訊。

二、網傳「一公升的牛奶裡,含有2千萬活躍細菌,7.5億個膿細胞(PUSS CELL)」是否正確?

而針對網傳,「一公升的牛奶裡,含有2千萬活躍細菌,7.5億個膿細胞(PUSS CELL)」,查核中心採訪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兼台大動科技術系教授徐濟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助理教授李旭薰。

李旭薰說,一公升牛奶中有2千萬活躍細菌是用文字增加恐慌,細菌不代表生病,人的腸道內的細菌數是以數兆來計算,要看的是是否有「有害菌」。台灣目前的生乳殺菌技術,可殺去絕大多數的壞細菌,且檢驗標準都對「有害菌」嚴格把關,總生菌數在生乳中的合格規定下,並不會影響人類健康。

至於傳言提到的「膿細胞」更是惡質的誤導。徐濟泰表示,膿細胞指的是細菌感染後發炎病灶化膿的細胞數,事實上,牛奶當中有的是體細胞,當乳腺發炎時,白血球會上升,體細胞數也會上升,這時酪農會請獸醫治療乳腺炎,但凡經過治療過程中的牛奶需要全部廢棄,不會流到市面販賣,而一般生乳要收購也會針對體細胞進行檢驗,並有相關檢驗標準。因此,民眾喝的牛奶不可能有膿細胞(PUSS CELL),傳言指稱是莫須有。

三、網傳「現在的牛奶製造過程,不同於以前,為了滿足全世界各地的龐大的乳製品需求,已經沒有時間等小牛慢慢長大...乳牛則是被施打了牛的生長激素,延續泌乳期才能持續纏入」,是否屬實?

對此,專家表示,現在的泌乳牛品種飼養至第一次分娩產奶需要24個月齡左右,生產完兩個月後可再度進行配種懷孕,本身體質在經過第一次分娩後就可以持續產乳約300天以上,在這當中可以同時懷孕也繼續產奶,在預產期前兩個月才會進入乾乳期休養,準備下一次的泌乳,根本不需要任何藥物或生長激素。若是泌乳狀況不理想,酪農通常會從飼養環境、是否有充足的營養等方面著手改善,而非添加或施打不明或不合經濟效益的藥物。

此外,根據規定,台灣乳牛禁止打生長激素,也有嚴格的檢驗,同時台灣飼養乳牛的成本原本就較國外高,更不會使用這種不符合經濟效益的生長激素。而在抗生素方面,台灣在泌乳中的乳牛飼料禁止添加抗生素,但在乳牛發生疾病時會由獸醫給予抗生素治療,給藥過程中乳汁會直接廢棄,且須經過嚴格的停藥期後,其分泌的乳汁才能再次供給人使用。

四、網傳提到「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曾對6 . 1萬名男女的飲食進行長達20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喝三杯或更多牛奶的女性死亡和發生髖關節骨折的比例都提高,原因可能就來自於牛奶中的乳糖....」,研究原始內容為何?是否有此結論?

傳言稱的瑞典研究為2014年10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文章〈Milk intake and risk of mortality and fractures in women and men: cohort studies〉( 牛奶攝取量和女性與男性的死亡以及骨折風險:世代研究)。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協助解讀研究指稱,此研究目的是分析民眾攝取牛奶與骨折率、死亡率的關聯性。研究分析資料來自問卷,並分析牛奶的攝取量和死亡、骨折時間的關聯性,再依照牛奶攝取量,分成四組進行研究。

然而SMC 指出,這篇研究分析的資料來自問卷,填寫人若記錯攝取量、高估或低估自己攝取牛奶的頻率等,都可能影響研究結果。且作者於研究中也特別說明,這個結果和牛奶攝取量的關聯,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評估不同飲食和乳製品種類可能影響的不同結果。作者自己在結論中提到,有鑑於觀察性研究的設計可能無法有效控制未觀察到的變數,會導致估計的偏差或倒果為因的情況,所以建議謹慎的解讀研究結果。

至於是否有指出「原因為乳糖」,SMC 說明,研究中沒有獨立評估牛奶中非乳糖營養素(non-lactose nutrients)的關聯,作者僅在文中建議此類的相關研究,後續應該將乳糖不耐症納入考量。但並沒有做出「骨折率和死亡風險比率提高原因可能來自於牛奶中的乳糖」的結論,也未做實驗驗證。

綜合上述,傳言有多處錯誤內容,因此,為「錯誤」訊息。

該新聞影片為2016年的新聞報導,內容引述綠色帝國公民基金會的說法,並提到「一公升的牛奶裡,含有2千萬活躍細菌,7.5億個膿細胞(PUSS CELL)」、「乳牛是被施打了牛的生長激素,延續泌乳期才能持續產乳」、「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牛奶研究」。(圖擷取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該新聞影片為2016年的新聞報導,內容引述綠色帝國公民基金會的說法,並提到「一公升的牛奶裡,含有2千萬活躍細菌,7.5億個膿細胞(PUSS CELL)」、「乳牛是被施打了牛的生長激素,延續泌乳期才能持續產乳」、「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牛奶研究」。(圖擷取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