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留給花蓮禮物! 玉里長良納灌區 農民︰苦旱看到水圳有水揪感動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前排中左)、故鄉在玉里的花蓮縣長參選人Kolas Yotaka(前排中右)等,今天在長良視察擴大灌區服務執行進度及成果。(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退輔會所屬的玉里鎮長良農場2010年成立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集團栽培區,總面積500公頃,但因在水利灌區之外,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花蓮擔任立委時協助爭取1億元並納入灌區,前年啟動改善工程,目前已讓300公頃農地有水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也到長良視察改善成果。農民曾國旗說,過去二期稻作農民屢屢發生搶水大戰,今年在南區旱象中「7月還能有水插秧、揪感動」。
玉里連日破紀錄高溫超過40度,部份農地出現缺水,不過往年二期稻作易缺水的玉里長良,今年卻有水插秧!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由花蓮縣長參選人Kolas Yotaka、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等陪同,到長良視察擴大灌區服務成果。水利會出身的玉溪地區農會總幹事蔡宗翰說,過去水利前輩告訴他,到長良「右邊才是水利會灌區」、「左邊的農民可以不用理他們」,這不是笑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因過去水利會採會員制、有加入會員才有水。
蔡宗翰說,7月已23天沒下雨,因為長良擴大納入灌區後圳路改善,長良才能穩定供水,他特別要感謝駐美代表蕭美琴,她擔任立委時前後要到1億多元經費,對地方幫助很大,也感謝農田水利署花蓮處的落實才有今日成果。
農民曾國旗說,長良有機集團栽培區位於長良圳末端,二期稻作最易缺水,水都先被上游的攔走、下游農民無水用,「他在長良有機區12年了,過去都要等到8月中「才輪得到插秧」,前年啟動工程後,終於在去年開始有出水,今年更在旱災無雨的情況下水圳有水,能在7月正常插秧「揪感動」,加上有機專區的相關補貼,總收入也從每公頃不到10萬元、有水後可增加到20萬元以上。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感謝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Kolas在總統府發言人任內的支持協助,以長良有機專區為例,500多公頃專區共規劃1條幹線、4條支線及13條分線,圳路總長18公里、總經費約1億元,目前已改善灌溉圳路10.5公里,受益總面積300公頃、共73戶,後續工程計畫執行中!他說,有水之後農民收入獲得改善「這是最重要的事」;此外,光復、壽豐鄉也都同步進行擴大灌區工程。
花蓮縣長參選人Kolas Yotaka說,她的故鄉在玉里鎮,多年來玉里人對玉里米很驕傲,但這幾年因極端氣候造成缺水,農業碰到新的問題「舊的思維無法解決問題」,氣候變遷對農民的影響巨大,花蓮需要新的思考、需要有彈性、有能力才可解決不斷發生的新的問題,包括水源等,會繼續提供各式資源提供協助。
陳吉仲也說,農田水利會在2020年改制為農田水利署,改制公務機關後「經費若沒有增加,就沒有改制的意義」,因此過去水利會一年改善經費40多億,現在已增到年預算70多億,農水署也針對全國灌區之外30多萬公頃農地進行盤點,其中有16萬公頃是有水源的,農委會目標是「4年內擴大灌區8萬公頃」,目前已完成3.2萬公頃,還有5萬多公頃需要完成。
他認為,農委會「不只有把水做好」,有水之後,有機政策照樣走,有機農民不僅有每公頃3萬元的有機獎勵,有機稻米、大豆、穀物通路也會打通,他舉例,農委會不僅要求學校營養午餐要用在地食材,全國3000多所學校180萬學童也要喝非基改有機豆漿,透過提升需求增加供給,讓辛苦工作的農民收入更好,農民願意從農、農業才能永續發展。
位於長良圳末端的長良農場,在灌區擴大前,灌溉水路因缺水陸化長雜草,農民曾國旗說,今年在圳路改善後已有潺潺流水。(記者花孟璟攝)
玉里今年高溫創全國紀錄、且迄今23天沒下雨,不過往年缺水的長良農民今年卻能正常7月插秧。(記者花孟璟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農水署在花蓮除了玉里長良之外,壽豐、光復也同步進行改善工程,農水署也盤點全國非灌區土地,希望逐年予以改善。(記者花孟璟攝)
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集團栽培區在花蓮玉里長良,總面積500多公頃,2010年成立,但早期灌溉水不足,前年開始啟動灌區改善工程、圳路總長18公里(圖中紅線),目前已改善10.5公里。(記者花孟璟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