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2年珊瑚礁總體檢 小琉球珊瑚覆蓋率吊車尾
2020年10月,墾丁後壁湖珊瑚白化。 (資料照,蘇淮提供)
首次上稿 12:22
更新時間 19:24(新增畫面)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日公布長達12年的「台灣珊瑚礁總體檢計畫」成果,指出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最低,而北海岸、東北角、東海岸的珊瑚健康也都「亮紅燈」。
珊瑚礁體檢是1997年於全球發起的一項公民科學家行動,透過長期監測,為珊瑚礁的生態健康把關。環資理事長陳建志表示,2008年澎湖發生百年大寒害,珊瑚集體白化,因此環資自2009年起擴大珊瑚礁體檢至全台及離島,十餘年來持續監測珊瑚礁生態變化,至今已有超過600位民間志工參與,累積400筆水下調查紀錄。
據環資2009至2020年的「台灣珊瑚礁體檢計畫12年成果報告」,珊瑚健康「亮紅燈」的地區,包括北海岸、東北角、東海岸、小琉球;「黃燈」地區則有綠島、墾丁、澎湖南方四島;而全台珊瑚最健康的地區則是蘭嶼。
環資秘書長陳瑞賓表示,影響北海岸及東北角珊瑚健康的關鍵是「水質變化」,該區域活珊瑚覆蓋率僅20至30%,推測是雙北的人口眾多,導致吃喝拉撒產生的都市生活污水進入海洋,造成優養化、藻類大量覆蓋珊瑚。
至於東海岸則是泥沙威脅節節升高,生物普遍稀少,活珊瑚覆蓋率為30至40%。陳瑞賓指出,近10幾年來的旅遊發展,讓好山好水的花東地區備受觀光業者青睞,好幾個大型開發案也隨之而來,然而施工帶來大量的泥沙,容易被雨水沖刷到海裡,覆蓋珊瑚、影響海洋生態。
全台珊瑚最不健康的小琉球,珊瑚覆蓋率僅10至20%,生態韌性疲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小琉球有「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問題,由於小琉球位於高屏交接,除了城市汙染物排放的影響外,漁業過度捕撈也導致生物多樣性下滑。
陳昭倫指出,近年小琉球受到珊瑚白化影響、大型藻類取而代之;同時以藻類為食的海龜也被吸引至此定居,而海龜的到來也引發大量遊客到訪,近年的國旅大爆發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說,要待小琉球自然復原難度高,除了總量管制外,也要有人為介入,如藻類清除等。
環資呼籲在全球暖化下,珊瑚保育刻不容緩,台灣應儘速通過「海洋保育法」,並在2030年前劃設30%海洋保護區;加強漁業及休閒釣魚廢棄物管理;明訂海岸水下環境調查及評估項目,並落實後續追蹤。
澎湖望安東嶼坪珊瑚狀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唐寧襄攝)
調查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蘇淮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指出,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最低,而北海岸、東北角、東海岸的珊瑚健康也都「亮紅燈」。(取自環資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澎湖望安東嶼坪西側珊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林育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