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近一個月染疫心情電話逾百通 張老師籲重視疫後心理建設

    疫情之下對民眾產生許多壓力,,專家建議應重視疫後心理建設。(情境照)

    疫情之下對民眾產生許多壓力,,專家建議應重視疫後心理建設。(情境照)

    2022/06/04 22:56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疫情升溫以來已歷經1個多月,根據張老師基金會統計,這段時間接獲「疫情」相關心情電話超過百通,重要類型包括,自己染疫遭家人指責、對疫情不瞭解而產生的憂慮,以及染疫後擔心回到職場的適應問題等皆是。基金會指出,國外都認為疫後心情會是長期性問題,包括政府、企業、學校等,應該開始針對後疫情時期著手研擬相關因應方案。

    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涂喜敏分析,對確診者異樣眼光的部分,如家人無法諒解確診者、回到職場稍微有咳嗽就受到強烈關注等。但事實上沒有人是故意染疫,也沒有人染疫後要故意傳染給他人。現在每個人都有機會染疫,應該將心比心。

    涂喜敏說,一旦成為確診者,目前居隔政策是7+7,大部分輕症的人可能真正身體上不舒服僅兩到三天,後面的日子反而產生心理上的問題,這也是值得重視的部分。此外,在疫情傳播速度快,周遭多少有親友、同事確診情況下,不少民眾也擔憂自己會染疫,形成心理壓力。

    另一方面,當確診者完成居隔及自主管理,返回就學、上班後,又有自身痊癒情況、同儕互動等問題。涂喜敏舉例,有的人會憂慮自己有長新冠的狀況;以及若是有些咳嗽聲,會不會觸發部分較敏感同事的憂慮「他病好了嗎?」

    涂喜敏指出,多國都有研究提及,新冠疫情後的心理狀況,可能會是比病情本身影響更長期的問題,台灣疫情較世界為慢,因此這也會是後續必須面對的,所知目前已有些民間機構,透過內部防疫單位建立身心關懷方面措施,未來各公私單位都有必要協助自身成員進行疫後心理建設。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