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台南北門漁電共生示範基地 沈榮津鼓勵加入翻轉漁村經濟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鹽綠能在台南北門三寮灣設立「智慧漁電共生」示範基地,發展結合AI、大數據及太陽光電的「智慧水產雲」科技養殖系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天(6日)下午到場參觀,肯定研發成果,力推漁民、塭主、綠能業者加入「漁電雙贏」的新經濟模式,翻轉漁村經濟,增加漁民收入、就業機會。
台南推動太陽光電,「漁電共生」部分屢屢遇到地方質疑和反對,台鹽綠能和雲豹能源、資策會等產官學合作特地在北門設置設施型「智慧漁電共生」示範基地,除了屋頂太陽能年發電約22萬度,並開發智慧科技養殖技術,試驗養殖白蝦和石斑魚育成率都很好。
台南市長黃偉哲說,推動綠能常遇到奇怪的理由找人抗爭,但台南是全國推動綠能發展最有成果的縣市,太陽光電至今裝置容量2.86GW,全市93%的校園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並擴及光電球場、光電車棚,建議教育部未來推動風雨球場可改為推動光電球場,既可由廠商出資建置,還能回饋校務基金。
黃偉哲也說,對於漁電共生,市府基於公共安全會密切監督水質、設施安全,保障民眾權益及生態發展,希望業者確實施工,創造市民贏、國家政策贏、廠商贏的三贏局面。
沈榮津說,2050全球淨零排放,能源、產業和社會勢必要跟著轉型,台灣提早啟動能源轉型,在2025年太陽光電要達到20GW,行政院每週都要開會檢討推動進度,解決設置問題。
沈榮津說,濱海地區地處風頭水尾,民眾生活艱苦,推動漁電共生可為塭主、養殖漁民、開發商、產業創造多贏,「日頭免本錢,是天公伯給的機會,漁電共生可翻轉漁村經濟。」
台鹽綠能總經理吳博鑫說,漁電共生示範場的養殖技術未來可提供漁民複製戶外型漁電共生,期望帶動漁業升級轉型。
雲豹能源科技總經理趙書閔說,雲豹在北門蚵寮、三寮灣施工建置全台最大的戶外型漁電共生專區,預定今年底完工,專區面積約170公頃,將投資70多億元,裝置容量約123MW,年發電量約1.8億度,可供5萬家庭用電,年減碳9.5萬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