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兒少主要娛樂活動都是3C! 基督教救助協會:缺乏陪伴是主因
基督教救助協會調查發現,有超過6成的弱勢家庭兒少主要娛樂活動是3C。(基督教救助協會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使用3C產品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日常,然而基督教救助協會調查發現,超過6成的弱勢家庭兒少主要娛樂活動都是3C,而造成孩子沈迷網路的原因,主要是父母忙於工作,無人陪伴、習得無助、缺乏成就感,因而轉到虛擬世界中尋求肯定。
兒童節前夕,基督教救助協會針對2422位「1919陪讀計畫」受助兒少進行「休閒生活調查」。調查發現,陪讀班孩子在「課外的主要娛樂」,前3名都由3C包下,分別是看電視62%、網路遊戲59%、上網看影片社群軟體47%,只有不到3成的孩子選擇看書,也只有約2成的孩子會玩玩具。
在「遊戲成就調查」中,有93%的孩子覺得自己很棒,85%可以扮演教導者的角色,84%自認是遊戲高手。在「人際關係」上,有76%孩子會結交不認識的朋友。;而表示「遊戲能激發創意」的孩子,更高達85%。調查結果指出,遊戲對弱勢家庭兒少的社交、創意、領導能力及成就感,有著重要的影響。
基督教救助協會社服部主任梁佳宏指出,由於多數弱勢家庭的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孩子,加上手機普遍使用,使得網路成為孩子主要的課外休閒。許多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挫折後,因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與管理,就很容易沈迷於網路。
今年就讀小二的小鳳,因曾目睹父親家暴,個性十分退縮,經常關在房裡。媽媽怕小鳳無聊,給了她一隻汰舊的手機,但媽媽每晚入睡後,小鳳就玩手機到深夜,以致上課常打嗑睡,課業跟不上。
去年9月經學校輔導室轉介,小鳳進入陪讀班。第一天,由於小鳳的頭髮很亂,第二天竟然就有5個同學帶髮夾來給她,讓原本膽小退縮的她感受到關心,終於慢慢打開心房。
但由於小鳳在陪讀班寫作業時常寫到睡著,陪讀班便與小鳳媽媽合作,限制小鳳只能在周末才能玩手機。漸漸地,小鳳開始早睡早起,不再打瞌睡,學習也大幅進步,讓學校老師嘖嘖稱奇。
另名陪讀班的小珊,來自單親家庭,雖然才小二,但因為愛玩抖音,而學會了如何拍攝影片上傳,讓媽媽十分驚喜。
梁佳宏表示,網路早已是孩子們主要的休閒社交工具之一,而疫情更強化了網路的使用。因此家長與其一味禁止,失去與孩子溝通的機會,不如試著了解孩子的網路世界,善用虛擬世界給孩子的正面影響,為其帶來生活、人際、課業的轉化,同時促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