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氣候變遷下複合式風險將成常態 專家警示:台灣風險恐高於全球

    莫拉克風災時屏東林邊、佳冬鄉是重災區。(資料照,記者葉永騫攝)

    莫拉克風災時屏東林邊、佳冬鄉是重災區。(資料照,記者葉永騫攝)

    2022/03/02 18:51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繼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最新氣候報告後,我國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科學團隊,昨日也發布台灣氣候衝擊最新數據,指出台灣最需重視的災害,是極端事件導致連動性的複合式風險。專家警示,台灣平均增溫已達攝氏1.6度,高於全球平均,未來國人要面對的氣候風險恐高於全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日舉辦台灣氣候調適報告線上記者會,會中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候變遷組研究員李欣輯表示,氣候變遷下,台灣最需要注意複合性與連動風險。他舉例,莫拉克風災前後就是連動風險與複合性災害最直接的案例,從缺水到極端降雨,釀成中下游坡地崩塌、城市淹水、社經損失,進而影響下游居民生命安全。

    李欣輯指出,依據氣象局測站資料,自1911年至2020年、長達110年的統計資料,台灣平均增溫已達攝氏1.6度,高於全球平均,因此國人未來要面對的氣候風險可能高於全球。

    李欣輯也說,目前已經有實例證明,有效的調適措施可以減緩氣候風險。對於複合性災害好發的台灣,如何滿足短期防災需求,同時兼顧長期的調適策略,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永明則表示,目前預估在近20年內,全球平均增溫極可能達攝氏1.5度。在持續升溫的情境下,台灣可能面對的衝擊包括:水稻減產、高山森林的適生面積大幅度減少、病媒蚊往北擴散、因豐枯加劇導致水資源調度難度增加、空氣污染在氣流相對穩定下越加嚴重等問題。

    陳永明指出,複合型災害與連動型災害尤其關鍵,以登革熱為例,埃及斑蚊是導致出血性登革熱的病媒蚊,推估在持續暖化下,埃及斑蚊會往中、北部擴散,加上極端降雨導致低窪地區淹水,也會提供病媒蚊孳生環境,助長病媒蚊擴散。因此應對衝擊,需要考慮多重災害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發展氣候韌性。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則認為,以永續價值驅動調適才能發展台灣本土的氣候韌性,應對危機。他舉例,用防水擋板避免路面積水淹進地下室,是非常在地的自主調適措施,但如果民眾沒有意識到,未來極端天氣事件下,淹水的幅度規模可能超越以往,就難以應對危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