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實驗室前助理被實驗鼠咬傷 學者:若未主動告知 旁人難察覺
中研院前P3實驗室助理在操作實驗時不慎被實驗鼠咬傷,但當下並未主動告知,有曾擔任其他研究機構P3實驗室主持人的學者表示,P3實驗室要培養成熟的操作員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但該員僅有7個月的從業經驗,認為該員相關認知仍有待累積經驗。(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研院P3實驗室前研究助理疑似因遭身上帶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毒株的實驗鼠咬傷後確診,有曾擔任過P3實驗室主持人的學者表示,從該名研究助理的從業時間跟年齡判斷,認為該研究助理可能因為還在累積經驗,才會咬傷後沒有立刻回報,坦言目前國內P3實驗室的薪資,確實很難留住有經驗的人員。
國內目前P3實驗室僅有18間,實際擔任過P3實驗室主持人的學者鳳毛麟角,該位不願具名、曾擔任過P3實驗室主持人的學者表示,P3實驗室都有嚴謹的SOP,包含穿、脫實驗衣,還有每次都必須2人一組操作,並且因為穿著全套防護衣有安全的問題,因此每次進去P3實驗室也都必須規劃好待在裡面的時間,要從P3實驗室出來,所有清潔消毒的程序也都有一套機制。
該名學者表示,操作人員P3實驗室內通常都會戴2層防護手套,但仍無法完全避免被實驗動物咬傷,因此若不幸發生被帶有病原的實驗動物咬傷,依照機制,被咬傷的操作人員必須現場就立刻主動通報,並做後續追蹤,「操作人員在裡面如果手指被咬傷,自己沒有說,在外面待命的另一個人員是不會發現的。」
該學者表示,由於被咬傷倚賴操作員的主動通報,因此必須靠該名人員的自我認知,而自我認知則源自教育訓練的累積,他表示P3實驗室的操作人員訓練都是採一對一的師徒制,且至少要累積3年以上的經驗,「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倚靠時間累積經驗,還有扎實的教育訓練。」他說該名不幸染疫的研究助理,依照年齡跟從業時間判斷,認為該員還在累積經驗的過程,因為相關認知不足或者個人的緊張,才導致被咬傷並未主動回報。
該名學者表示,因為P3實驗室的特殊性,進去後基本上都不能再被行政事務打斷,以及裡面都養有實驗動物、須每天觀察、餵養,以他來說,都是在每天晚上10點多進P3實驗室,凌晨3、4點才離開,白天的時間則照常上班、處理行政事務,「進去P3實驗室就是不能有人來吵你,也不能被其他事干擾。」
該名學者也表示,國內P3實驗室的操作人員需要豐富經驗,但受限於政府規定的薪資級距,很難長時間留得住好不容易培養的人才,「政府該趁此機會思考,怎麼改變這樣的現況。」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