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 集結台灣匠師展現寺廟之美
文史工作者謝奇峰(圖右)贈書《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予南市府,由中西區長汪慶龍(圖左)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記者王姝琇攝)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八吉境五帝廟創立逾350年,去年底舉辦睽違96年建醮。文史工作者謝奇峰耗費15年著手紀錄此次重建歷程,同時彙整史料編成《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一書,不同於一般醮誌,此書首度以文化資產角度詮釋。謝奇峰表示,五帝廟重建堅持全部採用台灣藝師,其中也包括多位傳統技術保存者,展現寺廟建築藝術之美;書籍封面更邀彩繪大師潘岳雄以水墨畫呈現、書法家汪崇楹題字,別具意義。
五帝廟創建於明鄭時期,主祀火神五顯大帝,1923年因市區闢路而遷建,後經多次重修都未辦醮典,直到去年重建完成始舉辦建醮。謝奇峰2005年起即著手紀錄五帝廟,他將相關史料、建廟過程、傳統藝師作品及神像、文物,乃至於建醮過程,全都收錄在《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一書中,全書多達200餘頁紀錄。
謝奇峰提及,五大廟重建緣起於一群年輕人不捨老廟沒落,而邀同好投入重建與管理,並堅持「留下台灣傳統藝術」,遂聘請多位台灣匠師與國寶級傳統技術保存者參與重建,包括彩繪大師潘岳雄、書法家汪崇楹、泥塑剪黏匠師王武雄,以及茄苳入石柳供桌修復林貞魁等,另有花鳥彩繪、神像修整、泥塑等技藝。
更值得一提的是,五帝廟係由南市唯一登錄傳統工藝「大木作」及「結網」兩項保存者許漢珍所設計,現已高齡93歲、建廟近70座,五帝廟也是他迄今所設計最後一間廟宇。
謝奇峰集結15年來紀錄成果,將五帝廟350年歷史、重建過程和現代建醮綜合論述,並獲潘岳雄大師繪製水墨封面、書法家汪崇楹題字,完成《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謝奇峰說,這是首度以文化資產角度詮釋醮誌,不僅為紀錄、傳承,也盼吸引更多人前來細細品味這座藝術殿堂。
《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除可於五帝廟內購買之外,謝奇峰也特地贈書予市府,已由中西區公所分送至台南市各區圖書館,感興趣的朋友都可預約借閱;中西區長汪慶龍也代表回贈感謝狀。
文史工作者謝奇峰耗費15年完成《八吉境五帝廟文化資產》一書中,封面係由潘岳雄以水墨畫呈現、書法家汪崇楹題字。(記者王姝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