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育種嘉大台南糯3號米耐旱 可省灌溉水量2到3成

嘉大今發表與農糧署台南農改場選育水稻新品種,嘉大學生還製作麻糬、油飯等產品。(記者王善嬿攝)

嘉大今發表與農糧署台南農改場選育水稻新品種,嘉大學生還製作麻糬、油飯等產品。(記者王善嬿攝)

2021/11/22 14:27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嘉義大學與農糧署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經9年時間,選育出耐旱水稻品種「嘉大台南糯3號」,種植過程可節省灌溉水量2到3成,用於米加工食品口感佳,獲得米廠業者青睞,今天嘉義大學、台南農改場及宏元米廠簽署繁殖技術授權契約,未來開發米加工商品,具市場潛力。

簽署儀式今天在嘉義大學蘭潭校區沁心湖畔舉行,嘉大校長艾群、台南農改場楊宏瑛及宏元米廠總經理梁朝凱,完成「嘉大台南糯3號稻種繁殖技術」授權契約,農糧署糧食產業組長林傳琦、台南分署長羅正宗、嘉大總務長黃文理等人與會。

艾群表示,嘉大團隊參與研發,經9年時間,選育出「嘉大台南糯3號」,具有長糯米外觀、圓糯米品質,做米加工食品口感蠻不錯的,此外,此品種具有耐旱性,種植過程中可減少水量二到三成,全國水稻灌溉所需水量約144億噸水量,以此換算可減少3、40億噸水量,約380到400個蘭潭水庫的量。

林傳琦表示,梗稻生產過剩,但糯稻全國種植面積一年約1萬2千公頃,生產量5萬多噸,而年需求量約7萬到8萬公噸,加上東南亞國家因成本較低具價格優勢,有2萬多噸來自進口,如今選育出「嘉大台南糯3號」等品種,未來擴大種植,有機會可取代部份生產過剩梗稻、取代舊品種,且口感較適合國人口味比較具有市場競爭力。

梁朝凱說,米加工食品如油飯、麻糬有大量的市場需求,有了選育新品種,可以讓農友有更穩定、優質的產量跟品質,未來可開發更多米加工食品。

嘉大、台南農改場及宏元米廠今簽署「嘉大台南糯3號稻種繁殖技術」授權契約。(記者王善嬿攝)

嘉大、台南農改場及宏元米廠今簽署「嘉大台南糯3號稻種繁殖技術」授權契約。(記者王善嬿攝)

嘉大發表具耐旱性新品種「嘉大台南糯3號」。(記者王善嬿攝)

嘉大發表具耐旱性新品種「嘉大台南糯3號」。(記者王善嬿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