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千蜂散去留下「它」 台南元和宮祭出紅包找答案

    每到陰陽司聖誕日前,台南元和宮陰陽總管殿前梁柱上就會有群蜂結穴作巢。(記者王姝琇攝)

    每到陰陽司聖誕日前,台南元和宮陰陽總管殿前梁柱上就會有群蜂結穴作巢。(記者王姝琇攝)

    2021/11/08 13:04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南市北區元和宮全台白龍庵每逢陰陽都總管聖誕前幾天,總有蜂群在陰陽總管殿前梁柱上結穴作巢,5日祝壽儀式進行時群蜂數量達到巔峰,特別的是牠們卻在儀式結束後瞬間散去,僅留下疑似蜂巢的白色物體,讓現場信眾嘖嘖稱奇!廟方即日起廣邀信眾一起來探索並寫下對群蜂現象的看法,民俗專家廖大乙則發願祭出紅包做為獎金。

    廟方主委王炳元表示,「群蜂祝壽」每年都會發生,對廟方來說早就習以為常,但今年除了蜂特別多之外,還吸引許多信眾特地前來一睹奇觀,在大夥熱烈討論之際才發現對蜂的了解甚少,於是想到藉機邀民眾一起來聊聊群蜂現象,「究竟是何種蜂每年都來?留下的白色試體是蜂巢嗎?為何祝壽結束就離去?」無論科學或民俗角度都歡迎大家提出答案。

    王炳元說到,廟宇本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早期居民都會聚在廟埕話家常,歷經時代變遷這般溫馨畫面越來越少見,我們也盼藉由群蜂來訪的話題,讓大家重回廟口,用不同角度體驗廟宇文化;最後廟方會將各面向的答案整理出來,以此記錄群蜂入廟的故事,也讓大、小朋友都能認識蜂群,兼具傳承與教育意義。

    廖大乙則以行動表示支持廟方想法,他發願捐出1個紅包做為車馬費,即日起到19日上午10點為止,民眾可以到元和宮陰陽總管殿前寫下自己的答案並擲筊,廟方將統計由擲出最多筊的民眾獲得紅包。

    廖大乙說,本身從事園藝工作多年,在特定季節常遇見蜂群,但對蜂的習性卻只知一二,此次除從民俗角度述說群蜂入廟現象外,也希望有懂蜂的人來為我們解答;「誠如王炳元主委提及,蜂對於地球生態系平衡的影響力,占有舉足輕重地位,尤其在市中心能碰到數千隻蜂飛舞著實不容易。藉此活動讓大家認識宮廟,也了解蜂群,是很有意義的想法。」

    數千隻蜂在祝壽科儀結束後隨即散去,只留下一白色物體引起民眾好奇。(記者王姝琇攝)

    數千隻蜂在祝壽科儀結束後隨即散去,只留下一白色物體引起民眾好奇。(記者王姝琇攝)

    民俗專家廖大乙(圖左)發願捐出紅包,讓民眾到元和宮寫下對群峰的看法之外,還有機會擲筊獲得車馬費。(記者王姝琇攝)

    民俗專家廖大乙(圖左)發願捐出紅包,讓民眾到元和宮寫下對群峰的看法之外,還有機會擲筊獲得車馬費。(記者王姝琇攝)

    每年來到元和宮祝壽的究竟是何種蜂類,廟方也相當期待有民眾為其解答。(記者王姝琇攝)

    每年來到元和宮祝壽的究竟是何種蜂類,廟方也相當期待有民眾為其解答。(記者王姝琇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