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AI藏偏見?! 中正大學揭數位科技危機

中正大學獲得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卓越計畫」補助,將由社科院六位老師,發起一項針對AI人工智慧可能造成的社會正義危害研究,做為未來台灣推動AI化的借鏡。(圖由中正大學提供)

中正大學獲得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卓越計畫」補助,將由社科院六位老師,發起一項針對AI人工智慧可能造成的社會正義危害研究,做為未來台灣推動AI化的借鏡。(圖由中正大學提供)

2021/10/07 13:56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當世界棋王敗給圍棋軟體,自動駕駛和人臉語音辨識也成了主流,人工智慧雖帶來無限商機,但其隱藏的不平等讓人忽略也爆出數位科技危機。

台灣近幾年積極跟上全球數位浪潮,持續發展智慧科技,連政府部門都陸續引進AI扮演輔助角色,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6位教師主動出擊,將從人工智慧的「非意圖歧視」、工作型態轉變等,提醒民眾數位科技所衍生的社會正義危機。

在國外有1秒就能產出200則速報的AI記者,還有AI法官判定罪犯假釋出獄,更有AI審查醫療服務申請資格等。然而,近年人工智慧危害社會正義的討論甚囂塵上,各國也紛紛提出譴責。

中正大學集結社科院6位教師,以「新自由主義下的數位科技霸權與社會正義危機:一個跨領域的視野」計畫,探討數位科技的道德問題,未來將做為政府推動AI化的借鏡參考,並獲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卓越計畫」補助。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李翠萍表示,美國警方早在10年前就使用大數據分析罪犯資料庫,事先察覺潛在的犯罪行為,但AI不是無所不能,所有數據都隱藏傳統的偏差,當人工智慧透過大數據進行機器學習,很可能複製這樣的不平等,例如非裔人以奴隸身分進到美洲大陸,相對窮困、邊緣和被歧視,有案在身的非裔美國人比白人多,所以資料庫的原始數據早已存在著種族不平等。她還提到,亞馬遜也用AI篩選求職履歷,因傳統男性職場成就較高,更讓AI無意之間產生性別歧視。

「在享受數位科技的同時,不要忘記有一群人的人權、工作權,在數位科技下卻變成弱勢。」李翠萍說,透過計畫突顯在這個強調競爭、自由、資金流動的全球市場機制下,除了傳統既定印象的弱勢,數位科技崛起更出現新一波的不平等,需要被深入關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