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活化石」鱟卵破膜孵化 像外星寶寶

鱟卵陸續破膜孵化萌翻。(海科館提供)

鱟卵陸續破膜孵化萌翻。(海科館提供)

2021/10/01 13:03

〔記者盧賢秀/新北報導〕有「活化石」之稱的鱟因棲地影響而逐漸消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從去年開始復育,並與全台21所國中小合作,讓學生透過照顧小鱟與卵一窺神秘的活化石,這幾天鱟卵陸續脫膜孵化,模樣「萌翻了」,小朋友形容像「外星寶寶」,好古椎。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過去台灣本島也有許多鱟棲地,但隨著海港的開發、人為環境因素、潮間帶的污染與破壞,台灣本島幾乎快絕跡,目前基隆僅有零星捕獲紀錄且數量每年都在減少中,今年收購野生成鱟只有6尾。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基隆與鱟有深厚機緣,過去基隆港未開發時,依史料記載港區內有鱟公、鱟母2座小型島嶼,曾有龐大鱟族群繁衍生息,現日益稀少,海科館是北部唯一鱟的復育基地,今年是第2年,在環境保護署的支持下,與金門水試所合作,與校園的教學連結,讓學生實地感受與學習。

鱟的保育計畫深入21所校園,今年9月學校各領取100顆卵及10尾小鱟,學生照顧鱟卵進行,包括測量水質、換水,並每天觀察鱟卵的變化,待鱟卵順利孵化成小鱟,長大放回野外棲地,讓學生透過一窺這神秘的活化石。

這幾天陸續傳出好消息,鱟寶寶陸續出生了,小朋友們觀察1顆顆圓滾滾的鱟卵蹦出小生命,很多學生都是首次看到開心極了,直呼好古椎,有的小朋友形容「外星寶寶」,不像大鱟黑呼呼像大圓盤。

活化石鱟的卵這幾天陸續破膜,樣子萌翻,小朋友形容為外星寶寶。(海科館提供)

活化石鱟的卵這幾天陸續破膜,樣子萌翻,小朋友形容為外星寶寶。(海科館提供)

學生觀察量測水溫,照顧鱟卵。(海科館提供)

學生觀察量測水溫,照顧鱟卵。(海科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