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首次北極圈海象觀測 中央大學浮球測海冰消融

    中央大學自主研發8顆印有國旗的海洋資料浮球,成功佈放在北極圈挪威冷岸群島的海域,展開台灣首次的海象觀測行動。(圖由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自主研發8顆印有國旗的海洋資料浮球,成功佈放在北極圈挪威冷岸群島的海域,展開台灣首次的海象觀測行動。(圖由中央大學提供)

    2021/09/02 13:34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中央大學日前派員首闖北極圈,除放置40顆地震儀、空拍地形等,還首度執行當地海象觀測,透過8顆海洋浮球,洞察北極快速融冰現象,從中估計相關熱量輸送與擴散、研究波浪因素影響等。

    中央大學北極探索隊8月派員挺入北極圈,順利完成了40顆地震儀、8顆海洋浮球的佈放,同時展開無人空拍機與地質調查,近日已透過衛星接收到海洋浮球回傳的第一手資料,希望經由長期的研究資料,洞察北極快速融冰現象。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錢樺表示,每年的9月中旬,是北冰洋海冰融解至面積最小的時刻,隨後將再度結冰,而海洋浮球漂送過程中,海溫緩慢逐步下降,浮球陣列形狀則會跟著逐漸產生變化,這些資料將可用於估計熱量的輸送與擴散,並討論波浪等因素對於融冰的影響。

    該微型資料浮球是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與國家海洋研究院合作,上頭繪有我國國旗,北極探索隊成員回憶,8月底在北極圈佈放8顆,彼此相距10公里,形成空間上九宮格的陣列,當下目測整體用快1節速度漂向北冰洋長年海水區,當下還有白喙海豚在旁邊出沒觀看。

    錢樺說,該浮球原先研究颱風生成,從海洋對颱風影響提高預報能力,後幸運佈放到北極圈,在惡劣天候條件下,8顆皆順利傳回觀測資料,令人振奮。而北極海冰消融,目前推論應與北極海區波候變遷,及其引致的正回饋機制有關,機制尚未明朗,故第一線觀測更顯可貴。

    中央大學自主研發8顆印有國旗的海洋資料浮球,成功佈放在北極圈挪威冷岸群島的海域,展開台灣首次的海象觀測行動。(圖由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自主研發8顆印有國旗的海洋資料浮球,成功佈放在北極圈挪威冷岸群島的海域,展開台灣首次的海象觀測行動。(圖由中央大學提供)

    北極圈浮球即時回傳的資料,可立即掌控儀器運作狀況,並和遙測資料相互比對,以洞察北極快速融冰現象。(圖由中央大學提供)

    北極圈浮球即時回傳的資料,可立即掌控儀器運作狀況,並和遙測資料相互比對,以洞察北極快速融冰現象。(圖由中央大學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