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挑戰!綠委促加強教師數位教學、建立遠距評量方法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吳思瑤、范雲今天下午舉行「新教學時代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線上論壇。(記者簡惠茹翻攝)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吳思瑤、范雲今天下午舉行「新教學時代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線上論壇,呼籲提升教師遠距教學能力、擬定評量數位學習的方法,建立現職教師研習制度誘因。
鍾佳濱表示,因應疫情影響,教學現場可能從實體轉變為多情境,包含實體及線上,運用數位科技工具將成為每位教師必備的能力,目前在職教師專業發展系統是否可以讓教師具備遠距教學能力?
鍾佳濱指出,針對疫後教學現場挑戰,當教學現場已回不去,行政部門應協助教師適應數位教學趨勢並提升基本教學能力,面對多情境教學現場,學生逐步邁向自主學習,未來實作課程該如何進行以達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評量方式又該如何因應及調整?行政部門是否已著手研究並研發。
吳思瑤表示,現在做的事情是為了未來新時代教育打拼,希望教育部要有數位學習的專屬組織,因為不只國教署、高教、終身學習都有關係,所以需要比較高層級的整合機構,例如數位轉型學習委員,並與未來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的分工。
吳思瑤指出,數位學習不是只針對疫情時期,就算恢復正常上學,還是要善用數位學習工具、平台和社群,新科技和新工具的運用是回不去的趨勢;不只國教和高教,也不能漏了終身學習這部份,都需要數位學習;教育部除了量的提升,質的提升是否到位也要注意,應著重如何協助老師換腦思考、支持學生自律學習,另外還有官民合作。
范雲表示,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問題,原本就弱勢的地方,遠距教學可能會讓不平等更嚴重,大安區到課率校長幾乎都回答相當不錯,但是花蓮就落差很大,有的說比平常上課的到課率高,有的則說全校高達20%到40%的缺課率,深入詢問原因,家長可能需要工作,只好把孩子帶去工廠或田裡,非常挑戰家庭支持能力。
范雲指出,如果教育部無法評量數位學習效果的話,很多加深不平等的地方無法看到,教師的數位能力也很重要,落差也很大,學校老師如果缺乏數位能力,例如有家長會抱怨,有的藝能科老師直接放棄。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文惠表示,前瞻2.0有推動數位學習計畫,實施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著重教師數位教學和學生數位學習,疫情期間其實也更加推動了數位學習發展。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表示,線上教學彈性作法部份,5月開始疫情期間學生停止到校後,線上教學作法有彈性調整課程模式,有建議教師線上教學時間占每節課二分之一,並輔以多元教學方式,不是把實體教學直接搬到線上,整合數位學習資源提供教師,教師增能支持則有三級輔導系統,增進線上教學技巧支持國教輔導團、學校和教師。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葉丙成表示,他的團隊拍攝影片協助老師線上教學增能,包含如何線上經營班級、教學和評量,後來發現台灣老師也需要可以詢問問題的平台,所以創立臉書社群,已經有13萬人加入,教育部這次過程中也有協助推廣,達到官民合作效果,未來正常上課後,還是建議可以規畫固定時間採取一次數位上課,例如新加坡有每個禮拜有一天採取線上教學,讓老師把技能留下來。
鍾佳濱總結指出,經過討論後,遠距教學部份要繼續充實多元課程教材,師資培力要全面盤點既有培力課程,建立現職教師研習制度誘因,最後則是評量方式,評量如何成為自主學習指引,而不僅僅是升學甄別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