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館「信仰迴路展」 疫情下找到心靈力量
藝術家羅禾淋作品〈數位佛陀〉,透過鏡頭螢幕中的觀眾將扭曲變形,佛陀反而轉成1尊完整的佛像,民眾不妨來看看。(圖由南美館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市美術館繼去年的「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深獲好評後,今年度延續宗教與民間信仰脈絡,以疫情下的人心為題推出「信仰迴路展」,今(31)日開展,探看人們在經歷災困時如何藉由信仰找到寄託與堅強的力量。
南美館表示,「宮廟藝術展」展現宮廟建築美感與祭儀藝術,而今年全新的「信仰迴路展」,同樣以宮廟儀式所產生的視覺藝術作為出發點,並研討人心的恐懼為何物,又如何依託於民間信仰的神明、家將或是儀式,以求消災解厄。
佈展作品傳達人們在經歷災害、恐懼後,投身信仰,最終在身體與精神寄託中依歸、昇華、幻滅或重生,如同迴圈般的循環狀態。〈數位佛陀〉就是件有趣的情境互動作品,參觀者透過鏡頭螢幕將扭曲變形,佛陀反而成了1尊完整的佛像;觀看〈墓園〉作品時蹲低身子,由下往上看,會發現每個底下都埋葬了1隻昆蟲。
「信仰迴路」展分3個展區,第1展區以作品圖像及影像,表達人類面對未知的不安,以及面對生死的恐懼;第2展區藉由藝術家創作,表現台灣民間信仰科儀文化,以及人類以儀式作為途徑,寄託鬼神回歸人世的秩序;第3展區則從日常中各式信仰,重思人與鬼神之間的存在關係,試圖於迴路中找到一種人類與信仰新模式。
南美館表示,自疫情升溫以來,各類宗教集會活動暫停辦理,許多大型傳統儀式也相繼延期或取消,南美館作為台南藝術樞紐,藉由此次展覽扮演信仰的媒介與平台,呈現藝術家不同視角的觀察,透過創作探討人與信仰之間的迴路關係,以及那些暫時缺席,卻未曾消逝於台灣人日常的信仰儀式。
藝術家吳思嶔作品〈墓園〉,觀看時不妨蹲低身子由下往上看,會發現每1件作品底下都埋葬了1隻昆蟲。(圖由南美館提供)
南美館向嘉義在地的阮劇團借件展出由藝術家吳宜家製作的〈十殿〉。(圖由南美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