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對亞斯柏格特質者的誤解 31歲蔡允中出書扮橋梁
蔡允中出版《生存是件苦差事—三十而立的亞斯自助手冊》,分享自己身為亞斯特質者的生命經驗,希望釐清一般民眾對亞斯的誤解,建立一個彼此真正尊重、同理的社會。 (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31歲的蔡允中花費1年多的時間,出版《生存是件苦差事—三十而立的亞斯自助手冊》,分享自己身為亞斯伯格特質者的生活經驗,希望釐清一般民眾對亞斯柏格特質者的誤解,建立一個真正彼此尊重、同理的社會。
《生存是件苦差事—三十而立的亞斯自助手冊》從亞斯伯格小科普開始,介紹亞斯特質,也從蔡允中自身的故事中,看到1位亞斯特質者如何看待事物,與一般人溝通時的內心想法及一般人對亞斯的誤解,還有他為了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所做的努力,喜歡交通運輸的他,也在書中對現有的公共運輸政策寫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
蔡允中說,希望透過此書,為亞斯特質者與一般人間建立橋梁,打破目前社會對亞斯的誤解,也期盼台灣能有一個促進亞斯特質者權益的團體。
蔡允中表示,每個亞斯特質者的差異性很大,他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想讓一般人知道,原來不只是亞斯誤解了一般人,其實一般人也誤解了亞斯。
以他為例,因認知與感受事物的方式和一般人不同,溝通時必須要先在腦袋裡將對方的話翻譯一次,所以溝通的速率比較緩慢,需要反應的時間比較長,非口語的眼神或是肢體上的暗示,不要太期待亞斯特質者會理解,如果想要對方知道你的想法,就要明講。
蔡允中說,社會在要求亞斯有同理心的同時,也希望一般人能對亞斯有同理心,亞斯也要想辦法接近一般人,彼此走出自己世界的框框。
蔡允中的媽媽陳惠敏表示,父母面對有亞斯特質的孩子,除了耐心,也要協助發掘他們的興趣,接納並給予協助,幫助他們找到和自己相處的平衡點。
父親蔡宜璋則說,近幾年他和蔡允中深談交通運輸後,發現一般人太容易放棄原則性東西,亞斯特質者卻不會輕易妥協,讓他開始重新思索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原始定義,父子倆目前也正在討論對台南的公共運輪提出一套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