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照相」上路半年成效佳 車主躲罰奇招百出
聲音照相上路半年來成效良好,受到住在道路旁的民眾歡迎,但也衍伸出車主為避免噪音受罰而奇招百出。(記者羅綺攝)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環保署於今年1月1日起,推動實施「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半年來開罰468件,並有493件通知到檢;環保署表示,聲音照相受到住在道路旁的民眾歡迎,甚至極力爭取希望將聲音照相納為住所附近道路的常規路測設備;但也有許多車主為了規避聲音照相,而奇招百出。
環保署表示,目前全國已有17縣市、45套設備投入「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各地環保局運用車牌辨識系統、國家一級認證噪音計、固定式聲音照相系統等設備,針對車輛噪音超標案件直接開罰或配合後續通知到檢確認。截至6月底,經判斷屬明確車輛行駛噪音超標者,直接開罰告發數468件,另已通知到檢493件。
環保署指出,聲音照相顯著發揮壓制遏止噪音車的效果,部分縣市噪音車檢舉案件數已有減少。以執法設備布設數最多的新北市為例,相較於109年1月至6月民眾全市噪音車檢舉2674件,110年同期為1736件,檢舉數下降約35%。
環保署也發現各地聲音照相執法各有特色,例如台北市是開罰最多的縣市,在仰德大道、復興北路等點位,開罰171件,居全台之冠,佔總開罰案件數40%;而新北市布點最快,架設14個聲音照相點位,是全台灣擁有最多聲音照相設備的城市;桃園市則首創聲音照相雙向車道取締,是查緝最強的縣市。
此外,高雄市在聲音照相的運用最多元,除了取締噪音車超標外,同時比對機車是否完成排氣檢驗,噪音與污染一次掌握;而彰化縣的嚇阻力最強,去年同期陳情案件數下降達84%;不過全台聲音照相效果最好的是花蓮縣,在過去國聯路陳情不斷,今年上半年設置聲音找尋後,陳情數降為零。
根據第一線地方稽查員轉述,為規避聲音照相,民眾奇招百出,例如有機車騎士遇到聲音照相告示牌前,會下車牽車,深恐被噪音取締;或以毛巾蓋住車牌牽車、以拖鞋等覆蓋物遮擋部分車身等特殊現象。同時,車友也會透過社群平台互通傳訊,互相提醒可能設有聲音照相設備的熱點,避免車輛噪音超標受罰。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表示,聲音照相是以前瞻科技計畫經費購得,今年預計補助地方環保局1500萬購置聲音照相設備,將科技執法量能從現在的45套,增加至100套,並將尚未設置聲音照相的縣市補足設備。
此外,未來聲音照相除運用於使用中機動車輛噪音外,環保署也將評估擴大發展應用於營建工程噪音取締,維護民眾生活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