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後靠快篩監控疫情? 台大醫院專家:值得思考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主持COVID-19新冠肺炎篩檢策略檢驗方式及Delta變種病毒介紹視訊線上記者會。(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全民引頸期盼三級警戒能如期降級,但解封後如何持續監測疫情並及早阻斷傳播鏈,也成為關注焦點,外界對快篩試劑寄與厚望,對此台大醫院專家認為,快篩試劑確實是簡便、減少不適、有利於即時隔離陽性者的檢測方法,不過定期篩檢所需的費用來源也是一大問題,同時也提醒民眾,篩檢結果受多重因素影響,陰性不代表絕對安全。
國內醫院龍頭台大醫院今天召開線上記者會,由副院長高嘉宏主持,邀集院內專家分享COVID-19篩檢策略、檢驗方式,並剖析Delta變異株。
隨著越來越多家用快篩試劑核准上市,加上美國國衛院上個月底指出,經研究證實每3天做1次抗原快篩,其準確度可與PCR核酸檢測一樣,達到98%的敏感度,可以做為兼顧成本、時效的篩查策略,外界好奇是否建議台灣依此作為未來篩檢策略。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台大醫院比較37名受試者快篩和PCR檢驗結果,發現針對CT值較低的高傳染力族群,抗原快篩準確率高,確實是好的偵測方法,不過要注意的是,病程、採檢部位、採檢方法、採檢品質,都會影響檢測敏感度。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指出,若定期且密集的每3天篩檢一次,可了解族群發生率和盛行率,在社區或居家做快篩發現陽性時,可快速做隔離,避免病毒傳播風險,而PCR採檢需要醫事人員執行,可近性在很多的國家跟地區是比較困難的,要等到結果出爐,才能進行後續預防疾病散播的措施。
陳宜君認為,快篩或PCR,兩者策略成效其實不相上下,但在考慮一個篩檢策略時,工具的選擇、頻率的決定、推行的方式及想要達到的結果,必須根據整個防疫策略,以及它的背景來做一個最後的決定,此外試劑可取得性及試劑費用的支付來源是個人、保險或是公務預算等都需要納入考量。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針對CT值較低的高傳染力族群,抗原快篩準確率高,確實是好的偵測方法。(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認為,快篩或PCR,兩者策略成效其實不相上下,但在考慮一個篩檢策略時,必須根據整個防疫策略,及疫情發展背景來做決定。 (台大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