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實名制7月1日上路 輔導期至年底
7月1日起農藥實名制上路,農藥行需登錄前來購買農藥者的身分證字號。(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繼去年推動肥料實名制成功後,自今年7月1日起,農委會規定農藥銷售業者須每日透過POS電子呈報系統來登錄購買農藥者的身分證字號,以確實勾稽農藥流向、使用在哪些作物上,讓農民用藥安心,民眾也吃得放心,輔導期將到年底。
農藥實名制從2016年就開始推動,但由於經常會有誤植姓名或聯絡資訊的方式,導致無法真正控管流向,今年1月7日,農委會公告修正《農藥管理法》中規定,7月1日起國內零售成品農藥者,應陳報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編號、作物名稱、防治病蟲害名稱等資料,輔導期自7月1日到12月31日,過了輔導期,若農藥行有違規的情況,將由地方政府農業局確認程序後處以行政裁罰。。
從年初開始,農委會各農改場已陸續舉辦80場以上的農民輔導座談,協助農民正確用藥,防檢局也針對農藥行業者展開輔導,農藥實名制上路後,若購買者沒有提供身分證字號,農藥行不可再販售農藥予當事人,農藥實名制上路後,可確保農業產品的食用安全外,如目前於北農導入的質譜快篩儀,可於短時間內發覺蔬果是否有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再搭配農藥實名制的制度,可快速溯源可能有哪些農藥購買紀錄並進而追蹤是否有使用不恰當的情況,透過資料勾稽,可個別介入輔導農民,此外該制度更有助於後續認定實際耕作者,以確認政策受益對象,且隨著植物醫師的制度上路,透過農藥實名制,未來可望有如人類的健保系統般,可完整追溯該面植栽作物的用藥與健康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