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兩樣情 望安山水紛傳綠蠵龜爬痕1真1假
馬公山水沙灘爬痕,疑似沙灘摩托車的車痕。(民眾提供)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又到了綠蠵龜產卵季節!台灣海龜研究重鎮澎湖群島陸續傳來發現綠蠵龜爬痕,分別為馬公山水沙灘及望安綠蠵龜保育區,但根據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生態保育科人員前往實勘,發現山水沙灘是「人工」、望安綠蠵龜保育區則是真的。
全世界有7種海龜,澎湖就涵蓋5種,包括綠蠵龜 、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和革龜,其中又以綠蠵龜最常見,澎湖縣政府於1995年1月將望安島沙灘公告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為全國第一座綠蠵龜生態保育區,每年5至10月為綠蠵龜的產卵季,由於綠蠵龜對於棲地的忠誠度,成熟母龜平均2至4年重覆上岸產卵。
18日望安島長瀨仔沙灘首傳發現爬痕喜訊,但農漁局生態保育科人員登島查看,卻未發現卵窩,預計2週內會再爬上岸產卵,現由海洋公民基金會派員在島上守護;另一個在馬公山水沙灘發現的爬痕,則疑似為沙灘摩托車的輪胎痕跡,與綠蠵龜無關,雖然以往山水也是海龜登岸產卵區,但近來成為觀光勝地後,就多年未見海龜登岸產卵。
根據文獻記載,每隻母龜在一個產卵季節可以生3至7窩卵,產卵間隔期約為兩週左右,每窩約100個卵,一隻母綠蠵龜平均2至4年才會再上岸產卵。卵窩中的龜卵經過46-55天後,孵化出小海龜。海龜的孵化率受雨量、溫度、卵窩深度及人為破壞與否影響,平均孵化率約70%。小海龜於夜晚成群爬出窩巢,利用光線的導引很快的爬向大海。
望安綠蠵龜保育區爬痕,確定為綠蠵龜登岸但尚未產卵。(民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