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影響繁殖 台南官田水雉園區第1巢晚了至今也僅有5巢蛋
水雉築巢下蛋。(水雉園區提供)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在5月18日發現水雉第1個築巢,比去年4月底的第1巢晚,至今也僅有5巢水雉蛋,顯然繁殖季受到乾旱的影響。
園區主任李文珍說,至今園區內有7個水雉巢,其中5巢有下蛋,較去年同期的20巢少很多,這是受到乾旱影響的「天災」,相當無奈。
受到缺水乾旱影響,官田水雉園區11個復育生態池在搶救水源後,只剩6個池有水,從4月以來種植適合水雉棲息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芡、印度莕菜,打造水雉的家迎接5月水雉繁殖季,也成了鄰近水雉的保護所,園區內一度吸引約150隻水雉棲息。
而由於園區外的農田最近陸續種植菱角,部分水雉又移居出去,園區研究人員志工調查發現水雉也有築巢蹤跡,估計目前園區外的水雉巢至少10巢。
至於園區,在5月18日發現今年水雉繁殖的第1巢,至今有7個下蛋的水雉巢,但有2巢因下雨影響而沒了,現有5巢的水雉蛋。
水雉是1妻多夫制,母鳥先搶佔地盤再築巢吸引公鳥配對繁殖。
園區從今年1月一期作缺水休耕後,就預期水雉繁殖季將受影響,從發現第1巢時間比去年晚半個月、5巢水雉蛋讓志工膽心。
李文珍指出,去年園區水雉繁殖季共有93巢,下了330多顆蛋,最後成功復育136隻水雉,今年受到乾旱的影響,預估水雉巢比去年少,復育的數量應該也會下降。不過,在高雄美濃、屏東都發現水雉族群擴大,連彰化也發現繫有腳環的水雉,這對水雉的繁衍來說,好事一件。
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水雉繁殖季受乾旱影響。(水雉園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