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仁義潭蓄水率剩17.5% 淹沒區「內甕橋」重見天日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內甕橋」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內甕橋」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2021/05/23 14:38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嘉義縣番路鄉仁義潭水庫蓄水率剩17.5%,庫底淹沒區道路、橋梁浮現,內甕村民、仁義潭自救會發起人江福興看到昔日村內道路、內甕橋重見天日,內心有無限感慨。

    仁義潭水庫有效蓄水量為2528萬噸,但目前剩下443萬噸,蓄水率為17.5%,許多淹沒區的聚落遺跡浮現。

    江福興表示,由於蘭潭水庫無法支應嘉義地區的民生工業用水,在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導下,選定番路鄉內甕村籌建水庫,第一批徵收在1979年啟動,為目前的大壩位置,第二批則是1982年全面徵收,1985年完工蓄水,世居的聚落從此沈入水中。

    江福興指出,水庫淹沒區大多屬內甕村,又分成口甕、甕底、過山仔、黃目子腳、凸湖、瓦厝等聚落,多則7、80戶,少則1、20戶,當年徵收價格相當不合理,每甲地才13萬元,而且每10年調整的公告地價,1981年比1971年大幅成長逾5成,但1982年徵收仍比照1979年標準,引發抗爭,在居民誓死抗議聲中,獲得時任省主席的李登輝正視,增撥1億6000餘萬元補償費,並採領錢簽切結書方式逐個突破,才大大降低反對聲浪。

    江福興說,當年內甕主要是從江西村的土地公崎進出,這陣子因蓄水量大降浮出的柏油路,雖好像是羊腸小徑,卻是當時內甕村的主要道路串聯各聚落,當年的內甕橋現在看起來也相當迷你,時空背景不一樣,人事也已非,令人不勝唏噓。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內甕橋」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內甕橋」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內甕橋」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內甕橋」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道路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道路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東西一一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東西一一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東西一一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仁義潭水庫水位大降,淹沒區內的東西一一浮現。(記者蔡宗勳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