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廢棄LCD螢幕再利用!電鍍產業可省水減污還有產值

「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能吸附金屬。(環保署提供)

「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能吸附金屬。(環保署提供)

2021/04/27 17:40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廢棄的液晶螢幕玻璃再利用,不僅具省水減污功能,還可創造產值!環保署與工研院共同開發LCD玻璃高值再利用技術,可轉化為能吸附重金屬的孔洞材料,用於電鍍產業製程水的循環每年可省下30萬公噸水,減少3分之1重金屬污泥的產生,還可開拓1.2億元以上的循環經濟價值。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約產生8000公噸的廢棄LCD,現行廢棄LCD經拆解及分類後,LCD的玻璃採物理處理或掩埋。而高值化循環再利用技術,則可將LCD玻璃中的液晶取出,純化至符合產品規格後,回到製造程序再製成LCD產品,此液晶回收技術已成功技轉至群創光電使用。

環保署指出,剩餘的玻璃由於其硬度、熔點比普通玻璃高出許多,所以無法和普通玻璃一起回收重複使用,現在利用開發的技術,將LCD玻璃改質、熱處理,在LCD玻璃上製造出無數個奈米大小且具有吸附重金屬能力的孔洞,使LCD玻璃轉變為能吸附重金屬的「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並應用於電鍍製程水的處理。

環保署說明,電鍍製程水中的金屬停留在吸附材料的孔洞內,流出潔淨水並回到電鍍製程中重複使用;若當吸附材料飽和時,還能將金屬脫附出來回收使用,或是將已吸附金屬的孔洞材料再轉做其他的應用。

環保署說,相關應用已分別於彰濱工業區的電鍍廠及彰濱工業區服務中心鹿港區金屬表面處理專區廢水前處理廠,完成長達1年以上的測試驗證,所設置的製程水的吸附系統每日可處理50公噸電鍍製程水,處理過後之電鍍製程水能夠循環回到原電鍍製程中使用,且處理過程不需像化學沉澱法需額外添加藥劑,產生重金屬污泥。

環保署估計,整體約可減少3分之1的處理成本,甚至還可開拓1.2億元以上的循環經濟價值可謂「一魚多吃」的多贏技術,呼籲電鍍產業皆可導入應用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吸附重金屬技術,達成循環經濟。

環保署與工研院共同開發LCD玻璃高值再利用技術,導入電鍍產業可省水減污還有產值。(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與工研院共同開發LCD玻璃高值再利用技術,導入電鍍產業可省水減污還有產值。(環保署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