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史博館預計明年底開館 首批特調員發表微型展示箱

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首批特調員包括成大歷史系師培生及南二中學生,由特調員製作的微型展示箱,介紹的均是館藏文物。(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鄭成功文物館轉型為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預計明年底開館,為了打造「一座屬於台南市民的博物館」,台南市文化局與成功大學歷史系合作,啟動「南博特調員計畫」,首批特調員包括成大及台南二中共26名學子,今天發表微型展示箱。
首批南博特調員採專案培訓性質,由成大歷史系副教授謝仕淵團隊和南二中教務主任余月琴共同指導,成員包括9位成大歷史系師培生及17位南二中學生,以鄭成功文物館典藏的羅秀惠蟒袍、明代首飾、林朝英書法木刻、兒玉源太郎頭像、云友安平壺、鄭成功畫像、傳寧靖王玉笏等文物為主角,共同策劃微型展示箱,未來將應用於博物館巡迴展示,方便沒有策展經驗的民眾也能輕易上手,並打破博物館的空間限制,讓展覽走出博物館。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鄭成功文物館有近5千件館藏文物,希望透過「南博特調員計畫」,廣邀愛好文化藝術的市民朋友,共同參與博物館的籌備工作,期待以「特別調查員」之名,讓市民成為博物館有力的夥伴,同時也特調出台南人獨特的地方滋味,讓在地人經由親身參與,更瞭解台南的歷史文化。
謝仕淵指出,盼藉由南博特調員計畫,希望透過類似博物館專業訓練的過程,將學生或關心台南市歷史的素人,從調查至策展的訓練後,完成作品,每個作品都是微型的故事,可以不只成為台南專屬的故事,也成為台灣共享的文化資源,讓每個人都能從聽故事的人變成說故事的人。
葉澤山、謝仕淵與南二中校長林晏旭今天一同出席微型展示箱的發表會,聆聽學生的介紹。文化局表示,未來將不定期招募學員,並擴大邀請志工及文史愛好者參加。

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首批特調員包括成大歷史系師培生及南二中學生,由特調員製作的微型展示箱,介紹的均是館藏文物。(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首批特調員包括成大歷史系師培生及南二中學生,由特調員製作的微型展示箱,介紹的均是館藏文物。(記者劉婉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