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興大團隊研究登國際期刊

研究團隊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刊登於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記者蔡淑媛翻攝)

研究團隊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刊登於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記者蔡淑媛翻攝)

2021/03/06 15:36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仿生材料開發新突破!國立中興大學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研究團隊指出,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借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的元件。

研究團隊指出,該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

舉個例子,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研究團隊由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醫學工程所林淑萍副教授、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與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邱博文教授、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組成,林彥甫副教授指出,這項工作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

研究團隊包含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後右1)、醫學工程所林淑萍副教授(前左)、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後中)、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前右)等人。(記者蔡淑媛翻攝)

研究團隊包含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後右1)、醫學工程所林淑萍副教授(前左)、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後中)、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前右)等人。(記者蔡淑媛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