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影響生態 國家海洋研究院:支持長年追蹤的基礎調查
研究團隊搭乘板拖網船出海。(國海院提供)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政府力推綠色能源,離岸風電成為熱門的重要政策,但影響海洋生態的問題,深受國人關注。由於必須透過科學方法,才能判定對生態負面衝擊的程度,此時長年追蹤的基礎調查,顯得更為關鍵。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於2019年4月24日成立後,隨即扮演海洋研究基礎調查的領頭羊角色,離岸風電影響海洋生態議題,自然成為首要目標之一。
院長邱永芳發現,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陳孟仙從2017年開始,針對離岸風電海域的底棲環境、生物物種、中華白海豚食餌魚種變化進行調查,卻在2019年因經費不足而中斷。
邱永芳覺得非常可惜,特別編列預算支援,陳孟仙團隊才得以在2020年重新投入調查。
邱永芳強調,台灣號稱海洋國家,但長年欠缺海洋生態基礎調查,導致許多重要研究必須從零開始,耗時費力,因此有必要支持並扎根。
然而,海洋生態基礎調查過程非常辛苦,甚至枯燥乏味;以陳孟仙團隊為例,他們必須凌晨搭板拖網船出海,歷經數小時抵達定點,忍受暈船嘔吐之苦,一一清點、分類、統計捕撈的魚類,直到傍晚返港。
回到學校實驗室,團隊繼續進行生物物種鑑定及相關分析,並將生物製成標本保存,做為後續研究使用,過程繁瑣,必須細心、耐煩,才能建立初步的物種資料庫。
陳孟仙表示,2017年、2018年、2020年共出航8次,進行16網次的採集,採獲7300尾魚,其中76%屬於中華白海豚食餌魚類,其豐富度與生物量,近岸高於離岸。
另外,目前彰化風場的底棲魚類,仍以砂泥底質棲息的魚種為主,例如七星底燈魚、大頭白姑魚、斑鰭白姑魚等。
邱永芳強調,目前國海院與陳孟仙團隊尚未發現彰化離岸風電對當地海洋生態產生明顯的影響,且部分資料屬於統計分析,但這些成果必在數年後扮演生態變化的關鍵角色,成為制定國家海洋政策的重要依據,不容忽視。
板拖網船捕撈。(國海院提供)
研究團隊分析水質。(國海院提供)
研究團隊分析水質。(國海院提供)
海洋生態的基礎調查很辛苦,也很重要,國海院承諾支持。圖為研究團隊將魚種分門別類。(國海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