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居民齊罵 墾丁「騰空雙車道」四不像
目前的雙軌道路,因中央塌陷行車危險。(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鎮一條鵝鑾鼻風吹砂地區通往船帆石的便道,因為雨季總黃土泥濘,當地居民反應希望改善路面,而環保團體則希望盡量保持原來地貌去改善,最後施工的水保單位施作出兩條車轍,中央保持原地貌的道路,黃土下陷後成為詭異的騰空雙車道,讓居民及環團都大罵;墾管處則緩頰解釋,這是對環境相對友善工法,會使施工單位討論改善低窪處,避免行車危險。
這項小型道路工程,主要是去年當地需求改善這條通行兩區域間的便道,雖然平常屬於墾丁牧場常用的通行道路,但落山風大或掃墓等用途,仍有不少居民像水保單位反映需要改善,施工單位本準備使用水泥或柏油鋪面,經環保團體反映墾管處溝通後,決定改採較友善環境方式施作。
沒想到近期道路開始通行,卻是兩條各一公尺水泥路,中央及兩側都是原來的黃土地,還逐漸呈現下陷狀況,兩塊水泥路邊黃土地落差最多達50公分,前往體驗的單車騎士及居民都坦言有點怕「犁田」。
鵝鑾里長謝春敏等居民無奈表示,怪異的道路實在看了傻眼,但至少施工後不會在有道路泥濘塌陷狀況,雖不滿意也只能接受現況;當時前往反映的環團律師張怡等人則批評,環團的意見是低窪地方舖級配就好,卻有民代跟水保局官員堅持用水泥,最後變成這樣恐怕後續會摔慘用路人。
墾管處指出,施工前經過各界協調,決定這100多公尺的路段路堤增高,採用兩側車轍、中央原貌美化,短期間可能道路狀況還未臻完美,會在與施工單位溝通路中補級配灑上草籽,周邊規劃避車道,希望對環境相對友善的折衷方式兼顧居民通行安全。
目前的雙軌道路因中央塌陷,行車危險。(記者蔡宗憲攝)
道路原規劃仿造這種形式。(張怡律師提供)
道路原貌。(律師張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