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獨家》陽明交通大學合校 博愛校區保留「國立交通大學」起家校門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已在2月1日合校,同時校名也改稱陽明交通大學,但在新竹市的博愛校區仍保留「國立交通大學」字體的校門牌,除見證此處是交大在台復校重要的「起家」場域,也具飲水思源的歷史意涵。(記者洪美秀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已在2月1日合校,同時校名也改稱陽明交通大學,但在新竹市的博愛校區仍保留「國立交通大學」字體的校門牌,除見證此處是交大在台復校重要的「起家」場域,也具飲水思源的歷史意涵。(記者洪美秀攝)

2021/02/03 14:46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國立陽明與交通大學已在1日合校掛牌為陽明交通大學,但為保存兩校各自的歷史記憶,交通大學在陽明交大博愛校區保留「國立交通大學」的校門牌,除代表該處是交大在台復校的「起家」場域,最重要的是希望藉由保留校門牌的原字體,讓交大人懂得飲水思源,讓未來陽明交大學生能追根溯源,校方此舉讓新竹文史工作者稱讚,都認為深具意義。

陽明交大表示,除在交大校區保留一處原校名的校門牌,在陽明大學也同樣保留一處原校名,目的是希望讓交大與陽明的學生及校友能追根溯源,即使兩校合校成為新學校,仍應清楚了解各自的歷史淵源與起家之處,而在原校門牌也會豎立合校後的校名稱,做為合校世代交替的見證。

陽明交大表示,位在陽明交大博愛校區的校門牌,上面的字體仍保留「國立交通大學」,就是要見證及留下歷史記憶,讓所有後來的陽明交大人都清楚了解交大校區的歷史脈絡,而在博愛校區校門牌旁也豎立合校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愛校區」字體,見證兩校合校的成果。

陽明交大表示,交大校區在台復校的重要推手是校長淩鴻勛,他雖是在中國上海交大的校長,卻在垂暮之年,極力奔走交大在台復校事宜;1957年更出任「交大電子研究所」」籌備主任,因此交大得以在台復校,凌鴻勛功不可沒。

如今交大校區校園內的「竹湖」、「竹銘館」,及與清華大學共同舉行的「梅竹賽」,也是以淩鴻勛的字「竹銘」為名,而他在博愛校區復校「起家」處所提的「國立交通大學」字體被保留,更是最佳的歷史見證,可供陽明交大人了解其歷史根源與在台復校始末。

對陽明交大保留博愛校區「國立交通大學」字體的校門牌舉動,新竹地區的文史工作者都很認同,認為可做為歷史傳承重要的依據,很值得讚許。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已在2月1日合校,同時校名也改稱陽明交通大學,但在新竹市的博愛校區仍保留「國立交通大學」字體的校門牌,除見證此處是交大在台復校重要的「起家」場域,也具飲水思源的歷史意涵。(記者洪美秀攝)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已在2月1日合校,同時校名也改稱陽明交通大學,但在新竹市的博愛校區仍保留「國立交通大學」字體的校門牌,除見證此處是交大在台復校重要的「起家」場域,也具飲水思源的歷史意涵。(記者洪美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