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佛跳牆還昂貴費工!台灣飲食文化作家:「菜尾湯」不簡單
飲食文化作家黃婉玲指出,很多朋友因「菜尾湯」(見圖)的名字望文生義,誤以為「菜尾」是「剩菜」的湊合。她特地發文澄清,菜尾湯製作繁瑣且費工,甚至所用的食材成本還比佛跳牆高。(台灣飲食文化作家黃婉玲授權提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深研台菜歷史並著有多本著作的飲食文化作家黃婉玲指出,很多朋友因「菜尾湯」的名字望文生義,誤以為「菜尾」是「剩菜」的湊合。對此,她特地發文澄清,菜尾湯的製作相當繁瑣且費工,甚至所用的食材成本還比佛跳牆高昂。
黃婉玲20日在臉書專頁「黃婉玲的烹飪教室 」發文表示,近來聽到朋友抱怨說「菜尾湯」價格高昂,讓她忍不住為「菜尾湯」叫屈。
黃婉玲表示,可惜菜尾湯總是不被理解,甚至不被珍惜,總被誤以為是簡單食材堆疊而出,但其實做菜尾湯前,要先依比例做出7道獨立的菜餚,然後才能融合於一鍋。除了作工繁複之外,烹飪的時間還得看天氣,天氣太冷時,熬個7、8個小時才能出味也不為過,是道「靠天吃飯的菜」呀!
黃婉玲表示,其實菜尾湯的食材成本比佛跳牆更加昂貴,雖然沒有鮑魚、魚翅等名貴食材,但大量的扁魚、香菇、金針、豬肚絲等等,用料種類繁多,加上遇到寒害造成蔬菜價格高漲,菜尾湯的製作與食材費用更是居高不下。
黃婉玲表示,會將菜尾湯這道老菜色詮釋為一位美麗而高雅出眾的「絕世名媛」,並嘆息,不知曉菜尾湯的人,誤以為「剩菜」湊合在一起就稱「菜尾」,但其實剩菜與菜尾可是差之千里呀!
黃婉玲也嘆道,菜尾湯是一道時常令她感慨萬千的老菜色,作工繁複卻不討喜,回頭客一堆,老知己永遠在,但新客人卻不認識菜尾湯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