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 脊椎手術緩解疼痛
醫師楊宗熹指林先生腰椎椎間盤突出,造成急性下肢麻痛。(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60歲的林先生長期搬重物,從小務農、長大開設機械工廠、現在經營早餐搬食材料,7、8年前就做下背痛復健,今年初下肢麻痛無力、爬樓梯仆街就醫,發現腰椎3、4、5節椎間盤破裂突出壓迫神經根而疼痛,且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滑脫,接受椎間盤部分切除術及植入骨釘椎間融合固定術,術後疼痛立刻緩解,2、3天就能下床走路,5天後出院,今天出院感謝醫師團隊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宗熹表示,腰椎3、4、5節及薦椎第1節是人體受力最大的部位,容易老化、受傷。林先生就醫接受理學檢查的舉腿測試,正常人伸直上舉可到80度不會腳痛,他只能到35到40度就疼痛不已,並接受脊椎X光及核磁共振攝影檢查,確診椎間盤突出,以及腰椎及薦椎滑脫。
楊宗熹說,椎間盤指的是連結每一節脊椎的軟骨,椎間盤的纖維環因為磨損、退化及水分流失、外力的撞擊等等出現鬆弛或裂縫,導致裡面的髓核向外突出即形成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可能壓到脊髓或神經根,造成脖子痛、腰痛、手麻腿麻、上下肢疼痛(下肢為坐骨神經痛),而頸椎壓迫嚴重時還會四肢無力,腰椎嚴重時產生馬尾症候群,大、小便失禁或滯留, 肛門周圍麻木,下肢無力等症狀,絕對不可以輕忽,建議找專業的神經外科醫師檢查,千萬不宜尋找偏方,隨意進行整骨整脊治療,以免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
椎間盤突出,原因常為彎腰搬重物、長時間彎腰或低頭工作,姿勢不良,或因瞬間突發的受力過重(例如激烈運動),或車禍外傷等,楊宗熹指出,林先生腰椎3、4、5節椎間盤破裂壓迫神經致急性疼痛,只需進行神經減壓手術,將椎間盤部分切除,不需要骨釘固定,以免脊椎僵硬不適,另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滑脫則須使用骨釘和椎間融合器固定滑脫的椎節。
由於林先生必須切除部分椎間盤及打骨釘,評估健保與自費手術的傷口差不多,且林先生3年前曾小中風,為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術中中風風險,均選擇健保手術,進行顯微椎間盤部分切除術及傳統椎間融合固定術,手術價格差距數倍,但復原和效果相同,至於傷口肌肉破壞造成些許痠痛則在3、4個月後就能順利復原。
楊宗熹表示,較輕微不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可透過休息、藥物及復健治療改善,疼痛期先以平躺休息為主,避免彎腰或劇烈運動,平時需養成正確的姿勢,以避免復發,以及訓練核心肌群,增加腰椎的穩定性,減輕椎間盤的壓力,復健治療以腰部牽引為主,幫助椎間盤和肌肉放鬆,達到減輕症狀的目的。
在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或是經復健治療仍持續疼痛持續或更痛,就需要評估手術治療,拖延治療可能使突出部分鈣化或更突出,使得治療更困難,甚至出現無力,或大小便失禁等神經功能障礙時,也必須緊急手術,無力時間越久,達到完全恢復的機會越小。
神經外科楊宗熹醫師說手術簡單可以分為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兩種手術對於神經減壓的效果都一樣,差別在於傷口和肌肉軟組織破壞的大小,微創手術有自費項目,建議可以和主治醫師討論溝通,他也提醒減少脊椎傷害,搬物要正確姿勢,平常可做伸展運動,避免旋轉腰部、側身拉筋。
醫師楊宗熹以正常的脊椎,指出林先生腰椎椎間盤突出嚴重(圖右),造成急性下肢麻痛。(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楊宗熹指林先生脊椎手術,傷口約8公分,恢復良好。(記者蔡淑媛攝)
林先生因椎間盤破裂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下肢麻痛無力。(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楊宗熹建議可伸長臂、脊椎做伸展運動,放鬆脊椎壓力。(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楊宗熹提醒避免旋轉腰部、側身拉筋,以免傷到脊椎。(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楊宗熹建議搬物品應腰背挺直,重心放低、蹲下去拿。(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楊宗熹指出直接彎腰搬物口,容易損傷脊椎。(記者蔡淑媛攝)
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滑脫,植入骨釘椎間融合固定術。(記者蔡淑媛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