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潭藻礁生態研究登國際期刊 學界:保育刻不容緩

    調查結果顯示,大潭G2和永安皆為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方,但潮池魚類的數量及種類都較過去減少。(溫國彰提供)

    調查結果顯示,大潭G2和永安皆為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方,但潮池魚類的數量及種類都較過去減少。(溫國彰提供)

    2020/11/10 15:57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大潭藻礁生物多樣性豐富,研究團隊將相關跨域整合研究,以「沿海開發威脅著台灣西北桃園藻礁魚類多樣性最高的海域」為題,成功登上「海洋與淡水域水生生態系保育」國際學術期刊,成為支持大潭藻礁必須保留的科學證據。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環境與生態研究中心副教授溫國彰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大潭G2和永安皆為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方,但與2013年的調查相比較發現,潮池魚種不論是數量或是種類都大幅度下降,推論近年來沿岸開發,已經降低大潭藻礁魚類的群聚,大潭藻礁的保育刻不容緩。

    針對魚類耳石進行分析與鑑定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千翔指出,耳石是魚類耳朵裡固結成塊的結晶,能幫助魚類接收聲音和保持平衡,在魚死後會沒入沉積物中;這次在大潭藻礁的海底泥沙裡發現100顆魚類耳石,是耳石在此種沉積環境的首次記錄;而在大潭G2有最多的耳石,代表此區魚類群聚結構最為多樣。

    進行螃蟹調查的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暨環境與生態研究中心終身特聘教授林惠真也說,在包含藻礁、沙地、泥地、河口及海岸林等海岸線棲地,共發現52種螃蟹,其中有17種是分佈在藻礁礁體上。單就礁體上的螃蟹來看,大潭藻礁(G1及G2區)的螃蟹物種最豐富,與魚類調查結果互相呼應。然而,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港口的建造,勢必會影響水流導致棲地狀況改變,進而改變生態系的結構,導致生物群聚的改變甚至消失。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暨環境與生態研究中心教授劉少倫表示,本次研究也證明大潭藻礁是桃園沿海漁業資源非常重要生態棲地,甚至是澎湖至東北角間魚類中繼站;然而三接工程預計會建3公里乘4公里長堤坊,會增加海浪侵蝕及泥沙淤積範圍,可能影響整個沿海9公里範圍,若真的三接完工,台灣藻礁生態系恐「全面瓦解」。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子皓則指出,若是在大潭藻礁興建天然氣接受站,不但會破壞棲地的完整性,工程開發、船隻航運、工業機具運轉所發出的水下噪音,也會干擾海洋動物行為,降低大潭藻礁的健康度與恢復力。

    林子皓進一步指出,由於低頻水下噪音能夠傳遞很長的距離,就算是施工地點以外的藻礁皆有可能被影響,因此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將會對大潭藻礁造成全面性的生態影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