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相簿重塑大時代的庶民記憶 台南中西區辦理家庭影像分享會
讀書會學員唐建中以軍醫父親的白袍、執業匾額、看診所用的醫療器具等連結對父親的記憶。(記者王姝琇翻攝)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家庭相簿是體現常民歷史的最好工具,透過梳理、蒐整家庭影像的過程,讓台灣在地的生活文化故事重新被看見。為此,中西區公所辦理「家庭影像讀書會」,聘請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助理教授曾吉賢,帶領學員認識家庭影像的重要,14位學員也將於明天(4日)在中西區公所6樓禮堂舉辦成果分享會,以故事箱、紀錄片、老照片或紀念物件,分享專屬自己的家庭影像故事。
曾吉賢表示,透過家庭相簿讀書會,一方面希望大家重新閱讀自己家庭珍貴的相簿,認識家庭歷史與台灣政經、社會變遷到脈絡關係,讓學員再延伸老相片,以口述歷史、短片、物件策展與小誌等再生產,創造家庭相簿的內涵與價值,也提醒大家重視「民眾生活史」,更希望大家都能持續建立自己的「家庭相簿」,給未來一個可供考察現在社會樣貌的機會。
中西區公所表示,此次分享會除發表4部家庭紀錄片,學員們也翻找出家中老照片和老物件,以自製故事箱呈現父母親、阿公阿嬤那個時代的影像回憶。家庭紀錄片部分,多次參與社區影像培力的學員翁秀嬋,以紀錄片《選擇》述說爺爺、爸爸帶著全家老小離開緬甸來到台灣,開啟移民生活的家庭故事;學員楊珮彤則以《斜槓老爸》記錄80歲父親擔任多處志工的生活,拉近與父親的距離。
此外,學員林宣君也以「兒時記憶」為主題,用照片、小道具及影片播放方式,分享外婆在日治時期明治公學校求學的生活趣事。唐建中以軍醫父親的白袍、執業匾額、看診所用的醫療器具等連結對父親的記憶。而從葉惠珠學員的家庭相簿更可窺見南美2館、太平境附設幼稚園及協進國小的歷史時代樣貌。
學員葉惠珠的成果作品《我的家庭相簿》中,可窺見台南市南美2館、太平境附設幼稚園及協進國小的歷史時代樣貌。(記者王姝琇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