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追新聞》大膽出走!拒絕傳統教育 18歲少年從沒「上過學」

    2020/10/21 11:00

    〔記者呂月琪、蕭喬云/台北報導〕在家自學風氣夯!今年全台自學生人數逼近萬人,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自學生人數五年來成長五倍,如數位政務委員唐鳳、高爾夫球女將曾雅妮等人也都是自學生。透過鏡頭,本集《自由追新聞》帶您一起來看看另類的體制外教育,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有著深邃五官的陳明哲,今年18歲,他是台灣波蘭混血兒,從小就「不上學」,家裡的書房就是他的教室,波蘭籍媽媽魏多麗和台灣爸爸陳怡光一肩扛起子女的基本教育,陳家三個孩子都沒上學,當同齡的孩子還在跟升學壓力競賽,他們已經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大姊陳明秀17歲就在日本創業,開辦滑雪學校,還出書分享經驗,陳明哲夢想成為機師,實際到飛行學校上課,10歲的小女兒陳明秀能說流利的中文、英文、波蘭文。對教育很有想法的陳怡光,是民間教育團體的召集人,也是實驗教育界的先鋒,他表示,「會給他(孩子)很多有興趣的東西去嘗試、去學習。」,也直指自學花費不是重點,因為網路上有很多免費教學資源,「自學最可怕的是你沒有想法,你沒有想法的時候會變得人云亦云。」

    在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中,除了個人自學、團體自(共)學,也有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實驗教育機構。我們走訪位在三峽的實驗教育機構「原來學苑」,這裡的特色是混齡學習和低師生比,國語和英文課依照能力分級,數學則是每位學生都有獨立進度,在學科之外,這裡重視學生身心靈發展,也帶著學生走到大自然,深入社區,拋開僵化的課堂教育。為什麼家長拒絕體制教育?原來學苑老師朱佳仁表示,「有家長說他幾十年在學校讀的是這樣,結果他發現小孩到現在學校讀的東西也一模一樣,可是這世界改變了嘛。」

    從高二開始自學的清大學生林芳如,參加清大特殊選才計畫,重回校園,她善用學校資源,申請實驗教育方案,可以自由運用100學分規劃自己的大學課程,她認為高中自學的期間,培養她自己找答案,從線上課程挖掘自己有興趣的方向。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陳榮政觀察到,有些縣市的自學生數量增長呈等比級數,他也曾碰到一位自學生個案,跟著國家地理頻道的攝影記者遠征南極、拉丁美洲,當他看到學生的學習成果作品集,「深深覺得其實學習本來就是不受時間跟空間的限制。」陳榮政提到,韓國教改推行「自由學習制」,在國中三年中,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學期,沒有課業和考試,盡情發展自己有興趣的方向,讓學生有多軌的學習觀察,「在未來高等教育,甚至未來在職涯選擇上面,他們會有更成熟的想法。」

    自學生王逸聖兩年前成立自學生團隊,去年成功把自學生納入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爭取自學生參加全國學生大型賽事,他表示,自學不是「另開了另闢蹊徑,然後讓一群學生跟家長,有機會不用受到義務教育跟基本教育的拘束,自學是教育選擇之一」,盼政府能投注同等教育資源,讓學生適性發展。

    【更多內容 請見影片】

    越來越多家長帶著孩子選擇在家自學,本集《自由追新聞》帶您一起來看看,另類體制外教育教出什麼樣的孩子。(記者陳宇睿、陳品妤攝)

    越來越多家長帶著孩子選擇在家自學,本集《自由追新聞》帶您一起來看看,另類體制外教育教出什麼樣的孩子。(記者陳宇睿、陳品妤攝)

    訂閱【自由追新聞】

    全新的視界!新聞話題不漏接,快訂閱YouTube 【自由追新聞】,記得開啟小鈴鐺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