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氏鱉甲蛞蝓桃園現蹤? 學者籲提早防範
從事科學教學與研究、成立華陞自然科學教育中心的華順發,在桃園市虎頭山腳下發現數年前曾入侵台灣、後又消失的「馬丁氏鱉甲蛞蝓」。(記者魏瑾筠攝)
〔記者魏瑾筠/桃園報導〕蝸牛?蛞蝓?傻傻分不清!從事科學教學與研究、成立華陞自然科學教育中心的華順發19日表示,月初他與一群國中、小學生在桃園市虎頭山腳下進行研究與教學時,發現數年前曾入侵台灣、後又消失的「馬丁氏鱉甲蛞蝓」,他抓了4隻,已把1隻寄到南投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等待DNA鑑定出爐。由於此物種嚴重危害木瓜、山葵等農作物,他呼籲相關單位做好防範措施。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博士蔡奇立對此表示,目前初步確定其為外來種「巨盾蛞蝓」,但因寄送過程擠壓到殼,無法抽剪1塊肉進行DNA鑑定,確切結果須待養殖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檢驗。蔡奇立說,台灣的蝸牛種類逾300種,其中7成為台灣特有種,多半生活在山區,一般民眾較少見;至於外來種多經由貨運的園藝花木入境,因園藝花木都會噴灑農藥,基本上都能壓制住。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則表示,過去不曾聽過馬丁氏鱉甲蛞蝓在桃園現蹤,而木瓜不是桃園主要的經濟作物,山葵過去在桃園曾少量栽植,但目前沒有種,會持續追蹤、了解,如發現有危害桃園農業之虞,會邀集專家學者研商防治策略。
華順發說明,一般人認知有殼的是蝸牛、沒殼的是蛞蝓,但是馬丁氏鱉甲蛞蝓演化上正好落在蝸牛和蛞蝓間,在台灣把牠稱為蝸牛,在中國則把牠稱為蛞蝓。華說,馬丁氏鱉甲蛞蝓是一種半蛞蝓,背上揹著一個退化成半透明黃色薄片狀的殼,殼長約15毫米、寬約10毫米,軟體長約4公分,為黑灰色至深褐色,尾部有一塊突起,最早是1893年在柬埔寨被發現和命名,後來傳播到中國、日本和菲律賓,2017年也拓展到夏威夷群島,數年前入侵台灣後,今年10月初是首次在桃園現蹤。
華順發進一步說,馬丁氏鱉甲蛞蝓是廣東住血線蟲的中間宿主,而廣東住血線蟲會引發人類「嗜酸性腦膜炎」,1985年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一家人在桃園別墅生食非洲大蝸牛,感染廣東住血線蟲,鍾秋桂夫妻與母親鍾林腰、長子鍾德富均身亡,次子鍾德尚臥床10多年後過世,只剩當時人在海外的三子鍾德亨倖免於難,臨危接手家族事業。
華順發指出,馬丁氏鱉甲蛞蝓會從尾端分泌非常黏的「黏液絲」,黏住自己的身體,再從高處安全垂降到地上,以此方法,可以快速拓展分布範圍,這個行為跟蜘蛛和某些鱗翅目蛾類幼蟲的高處垂降很像,而殺蟲劑益達胺、咖啡渣、澳洲茶樹精油與苦楝精油對消滅馬丁氏鱉甲蛞蝓沒有效果,但油茶樹榨油後的渣渣油茶粕則有顯著效果。
馬丁氏鱉甲蛞蝓是一種半蛞蝓,背上揹著一個退化成半透明黃色薄片狀的殼,殼長約15毫米、寬約10毫米,軟體長約4公分,為黑灰色至深褐色,尾部有一塊突起。(記者魏瑾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