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島牛奶海解謎!大學教授:泡太久類似「果酸換膚」
龜山島龜首海域形成的「牛奶海」,經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其酸鹼值接近優酪乳,是名符其實的「酸奶」。(賞鯨船解說員簡逢均提供)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龜山島龜首前方的乳白色海域,被民眾冠上「牛奶海」之名,今年甚至吹起旅遊風,海面上可見滿滿遊艇;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林玉詩解釋,原來看似夢幻的牛奶海其實是「酸奶菌缸」,泡太久不僅要小心有果酸換膚效果,因流速每秒可達70公分,小心不注意,一回頭就飄到石垣島!
龜山島龜首海域形成的「牛奶海」,經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其酸鹼值接近優酪乳,是名符其實的「酸奶」。(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位於頭城外海的龜山島,被證實是座活火山,位於龜首附近的海域,因有海底溫泉上冒,溫泉與海水混合,變成乳白色,與原本海水界線分明,成了龜山島龜首位置的特殊景色。
龜山島龜首海域形成的「牛奶海」,經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其酸鹼值接近優酪乳,是名符其實的「酸奶」。(賞鯨船解說員簡逢均提供)
最近因疫情影響,民眾出國受限,夢幻般的牛奶海成為海上活動新寵,暑假後遊艇絡繹不絕到訪,讓海面顯得熱鬧;林玉詩日前在「中華民國海洋學會」的粉絲專業撰文,分享牛奶海藏有的大學問。
龜山島龜首海域形成的「牛奶海」,因海流加上海底溫泉噴發,讓這片海域維持乳白色而不被沖淡。(賞鯨船解說員簡逢均提供)
林玉詩說,正常海水酸鹼值約8,但根據研究,牛奶海酸鹼值可低達6,僅略高於酸奶(優酪乳),而熱泉水酸鹼值最低則可達1.5;她半開玩笑說,「若在牛奶海泡太久,小心有類似果酸換膚的效果!」
牛奶海今年爆紅後,海域常常可見遊艇載著遊客,暑假期間海域相當熱鬧。(賞鯨船解說員簡逢均提供)
不過,牛奶海的海水雖是「酸」奶,但龜首處的海底仍可觀察到珊瑚礁,林玉詩也解釋這是「水體動力學」造成的結果。
龜山島龜首前方的牛奶海海域,成因是因為海底溫泉湧出與海水交會而成。(翻攝自「中華民國海洋學會」。)
她指出,當熱泉噴出後,一邊湧升一邊帶入周圍海水,因高溫造成湧泉密度較低,因此酸性湧泉主要位於海面上,周圍海水則不斷從外處補入,因此牛奶海正下方的水體,反而接近一般海水,因此距離較遠地點自然有機會孕育珊瑚。
林玉詩說,牛奶海流場複雜,甚至漁民也搞不清楚海流,其實這片海域水平瞬間流速可達每秒70公分,泡澡一不注意說不定一回頭就到石垣島。
不過,隨潮汐變化,牛奶海會形成漩渦,直徑約100至200公尺,因為漩渦存在,牛奶海不至於被沖散,反而能夠繞出美麗圖案。
林玉詩說,雖然牛奶海是海底溫泉水與海水交會形成,因蘊含硫磺成分,因此空氣散發一股臭味,但研究人員仍在海水中發現特別細菌,這些細菌以熱泉的含硫物質搭配水中氧氣,進行高效率的化學固碳,支撐起整個熱泉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