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追新聞》我們真的需要動物園?圈養動物「必要之惡」引爭論

    2020/08/19 11:00

    〔記者呂月琪、蕭喬云/台北報導〕動物園裡,金剛猩猩把吐出來的食物再吃進去、黑猩猩食糞、動物自殘、鸚鵡拔羽毛等等,當動物生活過於單調、活動空間不足,就會出現異常行為。動物園的作法引發爭議,讓各界開始思考動物園的存在角色以及未來轉型的可能性。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兒童動物園區,有著長長的鼻子、呆萌表情的長鼻浣熊正在戶外活動,影片中,也搶先曝光即將在今年暑假過後開放的動物行為學院,未來將會有30分鐘的教育展演活動,讓遊客近距離認識動物。動物園的存在,有很多必要之惡,動物園圈養環境,對動物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若要開放空間,如何考量動物福祉和遊客自律?

    對於動物園存在的必要性,動保團體抱持反對態度,並針對動物園公認的四大功能:「保育、教育、研究、遊憩」提出批評,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調查員Sera表示,遊客最多僅在展區前面停留兩到三分鐘,直指動物園的教育功能不彰,而動物園展演動物的作法也傷害動物福祉。對此,台北市立動物園兒童動物園區區長彭仁隆表示,「實際上動物園的娛樂功能,才是遊客最有感的一件事情」,每個動物園也要承擔保育和教育的社會責任。

    本集《自由追新聞》將揭露動物園的現況,並反思「動物園轉型」有哪些方向?對於動物園的改變,遊客能否買單?而在台灣「動物展演管理辦法」規範下,除了動物園,觀光農場是否有給展演動物符合自然習性的空間?

    動物園的存在,有許多「必要之惡」,影片中,《自由追新聞》探討動物園轉型的可能性。(記者陳宇睿、陳品妤攝)

    動物園的存在,有許多「必要之惡」,影片中,《自由追新聞》探討動物園轉型的可能性。(記者陳宇睿、陳品妤攝)

    訂閱【自由追新聞】

    全新的視界!新聞話題不漏接,快訂閱YouTube 【自由追新聞】,記得開啟小鈴鐺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