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國僅存!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 獲文化部指定重要古物

    全國僅存的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圖由文資處提供)

    全國僅存的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圖由文資處提供)

    2020/07/13 14:1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是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的見證,也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因具見證台灣開發史及原漢政策等重大意義,台中市文資處指出,該界碑日前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

    文資處指出,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已在2013年8月1日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該界碑是清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張世珍為避免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擴大,在原漢邊線挖溝為界,挖溝出的土堆堆砌成十九個土堆,並於土堆邊立碑為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

    文資處指出,因土堆外形似牛,便稱之為「土牛」,並且豎立石碑作為漢人和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線,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目前置放在石岡區土牛國小內。

    文資處指出,土牛界線是清領時期普遍設置的原漢界線,因清初閩客漸移民到臺灣,常與平埔族和高山原住民在開墾、貿易、領地等關係上產生摩擦,清政府為解決雙方衝突,承認原住民自治地權,在重要入山口,利用自然地形或採人工挖掘壕溝為界線,防止漢人越界進入原住民區域侵擾開墾。

    至於中部沿山地區,清代「朴子籬社圖」明確劃出東側靠山,北臨大甲溪,呈南北向排列有土牛堆十九墩和土牛溝,作為警戒觀測之用,到日治時代仍可見到土牛堆遺跡,但今已無遺存。

    文資處指出,清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張世珍所立竹「土牛民番地界碑」,內容詳載土牛堆和土牛溝的深、寬、長度、尺寸,並以「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限制越界開墾,是目前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台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之見證,也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在台灣開發史及原漢政策等有重大意義,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

    文資處指出,台中市目前已有2處文化部指定的重要古物,「土牛民番地界碑」是第3個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因等級較高未來維護及修復等均可獲較多的經費保護。

    全國僅存的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圖由文資處提供)

    全國僅存的中市「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圖由文資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