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國中學生「染色」 染出一片美好記憶
坪林國中學生驕傲展示每個人所製作獨一無二的藍染班服。(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坪林國中師生「坪林文化走讀」課程,以「染一片美好印記」為主題,由課程指導者陳科廷,將坪林自然資源轉化成實驗課程內容,帶領7年級學生用藍染創作班服,學生完成作品,興奮地穿上色彩繽紛的DIY班服,既復古又具有獨特性,校長歐志華說,課程結合植物特性、理化萃取、化學反應和美學,學生收穫豐富。
坪林國中這學期與故事採集團隊合作,由團隊負責人陳科廷和老師一起開創課程,一步步從認識植物、製作顏料開始,中間規劃班服圖案的討論設計與分組發表,最終定稿後才染製完成。
陳科廷說,染料製作過程中,光是藍染的顏料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製作,當團隊第一次把大菁葉帶進教室,學生用手拚命搓揉,盡可能擠出汁液,看著它從淡綠、深綠,慢慢氧化變色成靛藍,有學生高呼「我要成為藍色的納美人!」學生們驚嘆地看著自己又綠又藍的手,發現理化課的氧化還原反應就在手裡顯色,原來課程教的知識與生活如此密切。
團隊還讓學生用另種傳統染料植物「薯榔」先試做染布,薯榔長相奇異,但因為有膠質可以強固纖維,所以漁網、繩索、衣服、布袋都會用它來染色,再加上福木的葉子與燒柴的木灰一起熬煮成的黃色,各種顏色交錯染出屬於坪林山林的色彩。
歐志華說,學生絹印在衣服上的圖案,更是獨具巧思,有駱駝、樹蛙、香菇等,學生穿上自己設計與染製的班服,所有材料都是全班從採集植物、煮染液、紮綑、設計圖案、絹印、刺繡一步步製成,成就感十足。
坪林國中學生的藍染班服,既復古又具有獨特性。(記者翁聿煌攝)
藍染課程結合植物特性、理化萃取、化學反應和美學,學生收穫豐富。(記者翁聿煌攝)